[大雪纷纷何所似全文]大雪纷纷何所似

    大雪纷纷何所似篇(一):关于咏雪的诗句和赏析
    (一)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 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 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二)唐·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了,我知道雪下得很厚,因为时时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
    [赏析] 描写深夜的雪很难用视觉形象来表现的,于是诗人把视觉改为听觉。当然,下雪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诗人就通过“时闻折竹声”来表现。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彻夜难眠的诗人不时听到外面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雪已下了厚厚的一层,竟把许多竹子都压折
了。通过听觉来描写雪,是这两句诗的主要特点。
    (三)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四)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咏早春飞雪的小诗构思新巧,独具特,出奇制胜。头两句写的是新年已过,却见不到芬芳的鲜花的影子。早春二月,人们出门去惊奇地发现地上已长出了一点草芽。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盼望早些见到春,“都”正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惊”字流露出看到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五)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赏析]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塑造了大雪中战天斗地的渔翁形象,表现了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也为后世画家作《寒江钓雪图》提供了素材,诚如苏轼所言:“渔翁句
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七)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城中增暮寒。
    [赏析]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八)唐 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赏析]此诗借物抒怀,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闲坐窗前,欣赏那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瞬之间,青青的竹枝已变成了白。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平,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么令诗人痛快!这里的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多少感慨与不平!
    (九)张孜 《雪 诗》: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
    大雪纷纷何所似篇(二):描写大雪的词语集锦
    描写大雪的词语(一)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寒风怒号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天寒地冻 隆冬季节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寒意肃杀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春冰虎尾 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风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纷纷扬扬.瑞雪兆丰年.玉树琼枝白雪皑皑晶莹剔透
    银装素裹 玉琢银装 万里雪飘 鹅毛大雪 雪飘如絮
    瑞雪丰年 凌霜傲雪 白雪皑皑 茸茸雪片 冰封雪飘
    白鹅毛大雪 大雪封山 阳春白雪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白雪皑皑
    银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雪皑皑 冰魂雪魄 冰肌雪肠 冰天雪地 冰天雪窑 鹅毛大雪飞鸿印雪 风雪交加 雪窖冰天 雪泥鸿爪 雪虐风饕 雪上加霜 映雪读书 粤犬吠雪 银装素裹 大雪封山
    阳春三月 、 春回大地 、 春暖花开 、 四季如春 、 满园春 、 春光明媚、 春雨绵绵、 春光满面
    阳春白雪 春华秋实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 四季如春
    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例: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气候严寒,冰雪漫天盖地。如:北极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 大雪的诗句
    同义成语: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严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钱易《南部新书》)
    例: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
    大雪纷纷何所似篇(三):咏雪扩写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扩写范文一
    一个冬日,天下着鹅毛大雪,屋檐下,树枝上全挂满了冰柱;地上、田野里铺上了一层雪白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一步一个脚印,有深有浅。晶莹的雪花飘落在手上,一转眼,或化作了世间的尘埃,来无影,去无踪;或凝成一滩雪水,冰凉,澄清,不含一丝杂质。路
上的行人刚呼出一口热腾腾的气,就被呼啸的北风卷走了。寒风瑟瑟,比春风多了一份冷冽,比秋风少了一份温暖。放眼望去,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谢太傅洗漱过后,来到厅堂,见此情景,脱口吟出:“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月光寒。”他捋了捋胡子,低声道:“这良辰雪景甚好,不如我召开家庭聚会,与子侄们吟诗作对、畅谈诗文,岂不乐哉”
    待谢无奕、谢朗、谢道韫等人到来时,雪下得愈加紧,窗户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霜,谢安看着漫天大雪,高兴地说:“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这白雪纷纷何所似”话音刚落,谢朗把头转向谢道韫,见她正沉思,心想:每次都抢我风头,这次我可不能让她再把我比下去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起身,迫不及待地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长辈点头,似在称赞,可并没有掌声,谢朗傻了眼,急忙转向谢安,谢安点头,说:“胡儿,此句虽好,但‘撒盐’仅为形似,毫无动态,还是听道韫怎么说吧!”
    谢安视线转向了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谢道韫眼底闪过一丝得意,她深情地凝视院里几株枯柳,不紧不慢地说出一句早已酝酿好的话:“雪洁白无瑕,象征着冬天,寒冬过后就是春,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说完,掌声雷动,谢太傅哈哈大笑,豪迈地说:“道韫啊,不愧为才女!此句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妙哉!”听了这一
番对话,众人也称赞不已,连不服气的谢朗也鞠躬作揖:“看来我要想胜过还需要下一番功夫呢!”谢安脸上笑意更深,拂袖而去,他的子侄、兄弟们相互作别,不久,屋内皆空,只剩下那欢笑声萦绕于梁上,回荡于上空------
    《咏雪》扩写范文二
    又是一个早晨,谢安照往常的习惯开始洗漱。一个刚到府上的仆人不懂规矩,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大人,您的侄子与侄女来了。”谢安听了,连忙去正堂接待。 他刚跨门槛,便看见一个狂傲的男子站在一旁不耐烦地等待,而一位温柔美丽,举止大方的女子笑吟吟地迎了上来。她用歌一样轻快优美的声音说:“叔叔,您看见 了吗外面——下雪了呢!”谢安笑着点了点头,是呀,下雪了。
    雪花在风中无声地飘落,静静的空间,广阔的院子,任凭它们满天飞舞,它们晶莹美丽,洁白无暇。大地已悄然染成了淡淡的白。
    谢安想了想,便与侄儿女一起讨论起诗文,一时间,屋里便有了讨论声,争辩声,热闹极了!
    窗外的雪悄悄地下,不久就越下越大。正在思考诗文的谢安突然来了兴致,他笑着捋了捋胡子转头向侄儿女高兴的问道:“你们看,这大雪纷纷扬扬地下满天飞舞你们认为它像什
么呀!”
    正在冥思苦想的谢朗早已被枯燥的诗文折磨透了。听谢安这么一说,心里想:这可是展现我大好才能的机会呀!我不可以让谢道韫抢了我的风头。他便站起来不假思 索地嚷嚷道:“将一大把盐撒在空中那种场面很像下雪呀!所以说呀,大雪就像在空中撒盐嘛!”谢安笑了笑,心想:侄儿只抓住了雪的泽答案并不全面,我还是 听听侄女的回答吧。想罢他将目光投向了正在思考的谢道韫。谢朗见没人搭理他,小声咕囔了几句,生气地坐下了。
    此时的谢道韫正出神地看着门外纷纷飘舞的雪花,雪花的纯洁,轻盈已深深的吸引住了她。她心想雪的颜是白的,又很轻柔,雪花好像——想到这她轻轻地笑了,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清脆又动听。只见她从容不缓地说:“雪花的泽形态使我想到了柳絮,不如将雪花比做柳絮凭借风在空中纷纷扬扬,满天飞舞吧。谢安听 后,哈哈大笑。心想:侄女抓住了雪的泽与形态,比喻真恰当呢!
    谢道韫是谢安大兄长谢奕的女儿,东晋有名的才女,后来成为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白雪纷纷,真的如轻柔的柳絮因风而起飘落大地。雪下的更大了,像在称赞谢道韫的精彩回答。从此,因为这个故事,人世间又多了一个成语:“咏絮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