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原著的异同
作者:***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0期
        摘 ; 要:《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于1937年创作出来的经典中篇小说,也是时代背景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2001年,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与变动,使得整部剧本变得生动而又活力。两者对比后,不难发现电视剧对小说有很多新的突破,剧中的主要故事内容上,编剧马军骧先生没有做太大的改动,剧本遵从原著,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剧中所反映较原著来说更加夸张与细致。
        关键词:《我这一辈子》原著;电视剧与原著的不同点;电视剧与原著的相同点
        中图分类号:I207.412;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0-0128-01
        在老舍先生创作的《我这一辈子》,是他在创作巅峰时期所写的给人以深刻思考的中篇
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其叙述语言精练,人物描写细腻、生动,特别注重人物心理描写,运用独特的选材角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时代动荡局面下,社会底层人物的心路历程,堪称中篇小说之瑰宝。我这一辈子老舍
        一、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点
        就《我这一辈子》原著与电视剧两者的不同点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名字设计有很大的变动、人物设置与描写手法上也有很多不同,特别注意的是电视剧在视觉与听觉上往往比较占优势,于是在场面设置、音乐配置方面电视剧显示了其很高的造诣。现就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人物名字设计
        名字是中国人特别钟意的一个符号,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说”,名字对于人生的决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国人取名时十分慎重。但是在原著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完整的名字,即使是主人公“我”作者也从没有提供过他的真实名字,从始至终只用一个字——“我”来代表其身份。仅对“我”的儿子“福海”、师兄“黑子”、得势长官“冯大人”命过名。这样的表现手法重点突出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