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初见草原心就近了净了静了。绿像地毯般无限向远方伸展、起伏________。雪白的羊(    )。放牧人手持长长的鞭子偶尔吆喝声起在空中飞荡。远远的蒙古包传来马头琴声深情而悠扬伴着豪放的歌声久久回荡________应和着草原特有的粗犷。
早上天是蓝的平静的蓝纯净的蓝似乎浸染过纯洁如缎子不夹杂一丝杂质。可是一会儿再看时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非常光滑。有几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________着姿态。草原的天上地下哪儿都好哪一处都看不够醉不够迷恋不够。眼睛不够使心也不够使好多往事在心头涌起好多故事在回忆里升腾。头顶高天淡云脚踏如茵绿草一种顶天立地的豪迈情感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一马平川  余音袅袅  变幻  情不自禁
B.一马平川  余音缭绕  变换  情不自禁
C.一望无际  余音缭绕  变换  油然而生
D.一望无际  余音袅袅  变幻  油然而生
解析:选C。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指无规则可循、不易揣测的变化。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像是颗颗珍珠散落在草原上
B.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颗颗
C.像是珍珠颗颗散落在草原上
D.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
解析:选D。该句本体是“羊”喻体是“珍珠”比喻句的中心语是“珍珠”因此排除A、B、C三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
B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光滑非常。
C.蓝的天空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非常光滑。
D.蓝的天空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
解析:选A。本句强调的是天空的蓝像蓝宝石。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解析:选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5.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趣贯通的两个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对仗如“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下面哪些句子可以组成对仗句?请选出来。(3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 ②二水中分白鹭洲 ③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溪云初起日沉阁 ⑤山雨欲来风满楼 入山深处闻鸟啼 ⑦乌蒙磅礴走泥丸 ⑧三山半落青天外 ⑨近水浅时听
鱼声 ⑩晴川历历汉阳树
答:                                   
                                   
答案:①⑦ ⑧② ⑩③ ④⑤ ⑥⑨
6长沙因为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享誉中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请为长沙写一则推介词使其特点更加鲜明。要求:语句流畅连贯得体不少于100字。(4分)
答:                                   
                                   
答案:长沙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有着3 000多年历史的风景秀丽的城市。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使得这里成为中外旅游胜地。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更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许魅力。“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使得橘子洲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内河洲成为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7.某校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及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紧扣活动主题“自然·青春·团队”在撰写的标语里要有能体现这三个关键词的因素。一般使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可达到语言鲜明、生动的目的。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二、阅读提升(2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10题。(9分)
忆秦娥 娄山关[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娄山关是遵义的屏障红军浴血奋战一天攻克此关这是遵义会议召开后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8.“忆秦娥”是________,“娄山关”是________。(1分)
答案:词牌 词题
9.上阕写景从触觉写西风的__________从视觉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从听
觉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渲染了战斗前______________的气氛。(4分)
答案:猛烈 寒霜 晓月 雁叫 马蹄声 喇叭声 紧张激烈
10.下阕抒情情景交融。前两句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情怀最后三句写登上娄山关所见之景景中含着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藐视艰辛的豪迈 义无反顾、不怕牺牲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1~12题。(9分)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毛词原稿是“梅也不争春”,后改“梅”为“俏”,这一改好在哪里?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去“梅”字使全词处处写梅而字字无梅收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B.改“俏”字以后两个“俏”字相连使上下阕衔接更紧凑音韵更和谐。
C.用“俏”字体现梅花比其他花更美丽、娇艳。
D.用“俏”字突出梅花谦逊自处的高尚品德。
解析:选C。C项从原词“已是悬崖百丈冰”可知没有其他花。
1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各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6分)
答:                                   
                                   
答案:毛词最后两句表现了成功不居功、胜利不骄傲的谦逊自处豪迈大度的崇高品格;陆词最后两句表现了虽屡遭挫折打击仍永葆高洁情操的坚贞意志。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9分)
点绛唇 闺思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 词人在“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解析:选B。B.“几点催花雨”并不是“花落如雨”而是“雨点催花落”。
14.词尾“连天衰草”一作“连天芳草”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合适?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6分)
答:                                   
                                   
                                   
答案:(示例1)“连天衰草”好。女子期盼良人归来眼前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烘托了青年女子倚栏眺望的凄凉情景和思念无望的结果。刻画出一个对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示例2)“连天芳草”好。芳草萋萋与上文“惜春”呼应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反衬出浓重的闺怨。
>沁园春雪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