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
1.了解小说的作者及背景,梳理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
3.引领学生通过专题阅读深入解读文本,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
2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小说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初步探讨专题阅读方法及方向。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还记得是谁的作品吗?(生:老舍)对,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而且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除了散文,他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去了解中国旧社会一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去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魅力所在。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本课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了解《骆驼祥子》
师:在进入本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自主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展示你们的收获,让大家一起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先小组内交流、展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师指导济南的冬天教案
1.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要想深入地理解一部作品,我们首先需要对该作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写作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现
代史上最黑暗、混乱而又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而在城市中,军阀特务、资产阶级们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这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不得不走向灭亡。
2.关于人物。
整部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的主要人物有祥子、虎妞、刘四爷、曹先生、高妈、小马的祖父、小福子等。这些人物的基本情况如下:
祥子:(前期)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
刘四爷:人和车厂老板、祥子的雇主。残忍霸道,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视金钱重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虎妞: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妻子。胆大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工于心计、充满市侩习气。
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才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底层生活的方法。
小马的祖父: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先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被父亲卖到了妓院,最后上吊自杀。她善良、可悲,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3.关于内容。
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
师小结:经过回顾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回顾同学们自主阅读所得,从小说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方面,大体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基本情况。既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小说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说打下基础。
三、学习圈点与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读的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圈点批注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考查,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多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可见圈点批注法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关于圈点批注法。
根据教材P74的“读书方法指导”可知,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运用圈点批注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符号。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2)圈点。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3)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反复阅读,圈点批注。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1)圈点的符号。
常见的圈点符号:
用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
符号设定之后,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2)批注的分类。
“批”即批语,也指品评,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叙述、说明、议论的写作方式;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作者思路、遣词造句加以评论。“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
圈点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可脱节。
(3)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
①标注自然段的序号,以便于查内容。
②粗读文本,初步圈点。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简单的细节做初步的标注。
③再读文本,仔细圈点。这是第二次阅读。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入,有了更多的疑惑,有了更多的发现。那就细细地圈点做标注。
④精读文本,细致批注。这是第三遍阅读,对文本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候再回头把之前所做的标注(圈点)一一批注。
生做笔记
2.实例分析。
结合刚刚学习的圈点批注法,分析教材P74的批注示例。看看课本上运用了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点,相对应地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