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9卷)第23期
学校体育学173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DOI:10.16655/jki.2095-2813.2019.23.173
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林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抚顺  11300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如何将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训练运动相结合,进行协调发展,是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发展困境,应当不断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本文主要围绕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
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关键词:体育  课程  训练  协调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73-02
①作者简介:林琳(1986,2—),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的相关论述
体育课程教育和体育运动训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概念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又有着明显的区分,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两者的本质的内涵。1.1 体育课程教学的概念
我国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根据相关的教材方案和教学目标开展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包括体育训练。体育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相关常识和技巧,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体育课程教学跟体育运动训练
相比,竞争性较低且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精神的养成。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会将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概念混淆,使得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2 体育运动训练的概念
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过程。体育教师根据相应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使得学生能够按照科学的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通常情况下,体育训练包括有运动技巧的训练和体能的锻炼。体育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具体规则和科学的运动方法。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有着很强的竞技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体能极限,更加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体育运动训练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巧,因此,体育运动训练的针对性更强。
2  体育课程与体育训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最近几年,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完善体育教学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教育与教育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2.1 师资水平有待于提升
通过对体育课程与训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两者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想要实现体育课程与体育训练的协
学校体育
调发展,必须构建两者之间恰当的联动关系。但是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现状来看,不少教育教师缺乏协调发展的理念,使得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两者相互独立,无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训练的概念不够了解,经常将两者的内涵混淆,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目的设置不合理。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有限,有资质的体育教师数量稀缺,这就导致了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保证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适应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2.2 缺乏评价机制
在开展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积极的调控。但是,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管理手段非常的单一,难以实现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两者的统一。很多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仅仅关注学生体能测试的达标,但是没有培养学生综合的体育素养。不少体育教师对体育资源的利用不足,没有结合学生的运动喜好,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且在体育教学测试中,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无法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视不足。2.3 体育运动项目较少
在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中,不少教育管理者仅仅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体育设施的相关配置,导致学校的体育活动器材较少,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运动项目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实际的体育运动需求。完善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由于学校体育器材的限制,学生对单一的体育活动项目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不足,身
体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
3  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体育事业的教育工作应当
(下转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