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词语也精彩
      内容提要: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我在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首先,我结合每一组盘点的词汇特点,采用分类识记的方法开展积累词语的教学;其次,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本来面目,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关键词:词语 盘点 积累 运用 能力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为了让学生对一个单元所涉及到的词语做个回顾,便于巩固积累,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词语盘点”训练,教学参考书上没有提出教学建议。不少教师往往忽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读几遍、抄几遍,复习一下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听写便算过关了。而部分学生对其中的一些词语仍然只知其意,不会运用,并没有完全起到“盘点”之功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上好这样的课,让学生有所收获,
梦见给别人剪头发是什么意思我在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点词入库            “词语盘点”词汇量很大,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每单元“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一般都在45个左右。虽说盘点中的词语都在文中出现并且学过,但词语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读写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内化的过程。如果能灵活地结合每一组盘点的词汇特点,采用分类识记的方法开展积累词语的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根据词语的构成方式归类            在教学时,我们应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地分析构词特点的能力。有些结构相似的词语都会出现在同一组盘点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积累教学,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词语。            如:ABB(白茫茫) AABB)郁郁苍苍 AABC)涓涓溪流 ABAC)若隐若现          (选自四年级上册第一组)            相近(反)意思构成的词:争(辩) 永(久) 巧(妙) 伤(害) 陪(伴)          (选自五年级上册第四组)            (天)高(地)阔 房(前)屋(后)          (选自四年级下册第六组)            相同部首构成的词:设计 凄凉 朦胧 热烈          (选自六年级上册第二组)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并从盘点中继续寻,看看还有几个这样的词语?在完这些词语后,还可以继续进行拓展,让学生再另外写几个。            这样的词语学习,通过读、想、说、写的综合训练,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进行积累,使新知识充分进入原有经验系统。
这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2.根据词语的表现特点整理            在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中,每一组课文往往都能反映同一个主题或内容,具体到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也会体现这样的一个特点。比如,四下第八组是一组描写人物故事的课文,“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也多以描写人物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读一读,读完后,再让他们按下列要求分类写下来,然后另外再写几个:            精彩的反义词描写人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本组“词语盘点”中的还有部分词语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彩,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一写一写──            表现人们赞美、表扬、肯定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的qq签名(如:百发百中、吉祥如意、笑逐颜开等)            表现人们憎恶、讨厌、批判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气急败坏、无恶不作
、恩将仇报等)。            另外,本组盘点还有带有典故的词语,这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积累方面的指导。如“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让学生说说这些词有哪些典故,还知道有哪些词语是带有典故的?            3.根据词语的相近(反)意思辨析            语言中的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种网络之中,词与词有着各种关系。词跟词因为有着词义的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等特点,存在着一组一组的聚合,即词义类聚。词,是一个有意义的音义结合体,词所概括的意义就是词义。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词义上有同义、反义、近义等关系的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词语的印象,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五上第六组时可以这样设计,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昔日( 悲痛( 敬仰( 严厉( 舌战儒是什么意思 谨慎(                         也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开展教学,如教学六上第一组时,请学生从“词语盘点”中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反义词:粗糙( 懒惰( 沙哑( 扩散(             在练习时能随时发现学生还存在的知识纰漏、不足、错误等,帮助学生扩展对词语外延的理解,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这样分类记忆后,使盘点中的词语真正进入了学生的记忆之库,起到了复习提高的效果。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达到了轻松学习、开心记忆的目的。                  在平时的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
境,就词解词的场景。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缺乏温度。其实,“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因此,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            1.借助词组体会词语含义            语言中词与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相互之间具有选择性。一个词是否能与另一个词组成合适的词组,不仅是对词语的一次判断理解的过程,更是尝试运用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对所学的词语进行正确的词组搭配,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词语积累方法。            如在教学四下第六组词语盘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连线搭配:            膘肥体壮的 原野 神情 端庄            成结队的 小鱼 仪态 专注            此起彼落的 骏马军合力不齐 呼吸 闪烁            辽阔无垠的 鞭炮声 星光 微弱            再如在教学五上第七组词语盘点中,还可以设计以下几组词语进行搭配练习:            第一组──            损失( 销毁( 转移( 掩护( 眺望(             第二组──            举世闻名的( 玲珑剔透的(             满腔怒火地( 斩钉截铁地(             也可以从“词语盘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如六上第二组我是这样设计的:            )的感情 )的生活 )的月光            )风光 )线路 )成果            在进行词语搭配练习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原文中的一些搭配,然后再想想还有没有另外合适的
词语可以进行搭配,并做到搭配的词语写得越多越好。学生在寻、组合相近、相对词语的过程中就是对词语比较、鉴别、理解的过程;就是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这种积累词语的方法新颖,学生兴趣较高,不仅达到了积累词语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结合语境盘活语言积累            词语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在教学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盘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让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获得感受词语的快乐。如教学四下第六组“词语盘点”时可让学生从中选词语填空:            1)父亲养的两匹马竟然有这么大的区别:一匹骨瘦如柴,另一匹却是( )。            2)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去锻炼,今天却很反常,没有( )去健身房。            3)这条小鱼很奇怪,喜欢独来独往,不像别的鱼儿喜欢( )地游来游去。            4)夕阳西下,疲倦的小鸟纷纷( )。            5)( )的夜晚最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6)此时的荷花已是( ),荷叶上还滚动着( )的露珠。            3.回顾课文提高运用能力            “词语盘点”集中了本组每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选词复述,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培养了概括能力,又能依托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获得初步的运用词语的能力。            如教学四下第二组“词语盘点”时,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            学生写话例举如下:            尽管我们家生活很拮据,
尽管父亲梦寐以求得到一辆汽车,但他还是把那辆从百货商店抽奖得到的奔驰轿车还给了库伯先生。            尽管哈默当时骨瘦如柴、面呈菜、疲惫不堪、但是面对杰克逊的食物,他并没有狼吞虎咽,而是要求干完活再得到食物。            哈默坚持以捶背换取食物,他的尊严赢得杰克逊大叔的赞赏,不仅留他在庄园工作,还将女儿许配给他,最后哈默凭自己的努力果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是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对学生的语感训练中,恰到好处地落实了人文情感的培养。            三、化词入心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词语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本来面目,进而点燃词语的亮度。只有让语文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衔接,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            1.说一说,创生个性的心灵对话            常有一些看似平常的词语,在融入于日常的生活经历、真正的生命体验后,变得富有活力。这时,让学生直面词语,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交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言于心,以心化言,使词语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光芒万丈。            如教学四下第三组“词语盘点”时,我让学生想想哪些词语跟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来联系生活情境说一说。            学生发言举例如下:            上课铃响了好久,张晖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他又迟到
了。            我昨天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想多喂些食给小金鱼吃,结果小金鱼都胀死了。            一下课,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去操场上活动了。            就这样,借助“词语盘点”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架设起一座座桥梁,点拨引领孩子经历一段段心路历程,使他们产生述说的冲动,文字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2.写一写,走向生命的自由天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样,词语也就越来越难以遗忘,越容易被提取,再生功能也越来越强。            在教学盘点时,可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写一段话,串编一个故事,创作一首小诗等,如:在教学四下第六组“词语盘点”中,我让学生选词写一段话,学生写话举例如下:            奶奶在家门前的场地上种了好多花:月季、风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十分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在屋后,还有一片小小的竹林。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月明人静的时候,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宛如一首优美的催眠曲。            还有学生创作了小诗:          天堂般的绿草原上,            成的骏马,膘肥体壮            白的绵羊,悠然自得            沉默的奶牛,仪态端庄            黑的猪,不停地呼噜着,
            ……            这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呀!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当我们对“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根据词语个性、单元特点进行多样化教学,使之“形义结合、情境相容、读写并进”时,词语就有了温度,他们将永远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成为灵动的福音,呼之欲出,美妙而动听。   
一刀两断如意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