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克强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计划表
    二  年级   科目     语  文          制定者     霍雪松              时间   2016.2   
100周年建党儿童画>养生茶配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项 目
内            容
拍照背景
教学总体目标
1.培养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与写字。 
(1)准确认读390个生字。 
(2)掌握11个常用偏旁,正确书写、默写285个生字。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2)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交流,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的言语交际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4)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7.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8.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已初步养成了拼、思、问、写、读、背、习等的良好习惯,具备了初步的观察、阅读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识字量较大,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学期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和“练习”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
1.关于识字。本册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390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85个,另外的105个只要求认识。“识字”课有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形近偏旁比较。(3)特殊偏旁的认识。
献血有年龄限制吗2.关于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4篇,其中韵文5篇。有些课文内容与春天的物候有关;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
3.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1.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作业、写日记时不会写的字要主动查字典,看书时有不认识的字主动查字典。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学会在每天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继续使用“画一画、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的学习生字的方法,并逐步放手自学。
4.重视偏旁和笔顺的教学。
5.在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他们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特别是继续强化写字习惯的培养。
6.根据规律,及时听写。
7.要在初读感知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达到正确、流利。结合初读,使全班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型,初步理解字义。教师要关注那些不肯好好读书,总是溜号的学生,出原因,对症下药。
8.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拨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言语内容。教师重点关注那些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9.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词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师多关注中等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来出哪些地方还需要教师的讲解。
10.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精读时多用,初读时少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1.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朗读课文。在正确、流利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那些平时朗读声音小、不使用普通话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
1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13.教给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14.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上好每周的阅读课。
15.上好每一次“口语交际课”和“课前三分钟”。让所有学生得到训练。
16.在平时的作业布置、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尽量做到不带书面作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