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9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感受雷锋高尚的人格。
2.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9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颂。
教学难点
学习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同学们对这首歌应该不会陌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你对雷锋叔叔有多少了解呢?大家来谈一谈吧。
3.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教师介绍雷锋的相关资料。
4.导入:现在,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可是依然有人在寻他、呼唤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锋”“曾”“蒙”“泞”等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背、踏、洒”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锋、昨、暖”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学习“顺、需、献”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 锋(fēn ɡ)锋利峰(fēn ɡ)山峰
⎩⎪⎨⎪⎧ 昨(zuó)昨天作(zuò)作业 ⎩
⎪⎨⎪⎧ 暖(nuǎn )暖和缓(huǎn )缓和 ⎩⎪⎨⎪⎧
温(wēn )温和湿(shī)湿润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锋”左窄右宽,右边三横间距均匀。 “昨”左窄右宽,右部上横略长,下两横短。
“冒”上边略宽,“目”写得略窄。
“弯”上部两竖写得稍短为宜。
“洒”首笔点宜高,三点相呼应。
“温”左窄右宽,右边上窄下宽。
“暖”左部“日”宜写得瘦长,右部“友”要写得扁平。
易错提示:
“冒”的上部不要写成扁平的“日”。
“背”的上部是“北”,不要写成“止”。
“洒”的右部是“西”,不要写成“酉”。
“暖”的右部是“爰”,不要写成“爱”。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氵:泞(泥泞)—洒(洒水)—温(温和)
日:昨(昨日)—暖(暖心)—晒(晒太阳)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寻雷锋的足迹。
2.作者为寻雷锋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寻雷锋的足迹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要四处寻雷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雷锋昨天冒着留下
弯曲背着洒下温暖
2.导入新课。
以心开头的成语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发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呼唤?
打扰一下英文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课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明确:标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个问句。
2.这种形式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3.第1节中两次出现“你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次出现“你在哪里”,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表达了作者寻雷锋足迹的迫切心情。这里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表达了强烈真挚的感情。
教师点拨:
奥运会今日开幕直播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如: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汗水去开垦它;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诚心去改造它;
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智慧去播种它。
反复的作用有:①突出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②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4.阅读诗歌第2节,“抱着”“冒着”这两个动词刻画出了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抱着”“冒着”这两个动词刻画出了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艰难行走的场景。
5.从“泥泞”“脚窝”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泥泞”“脚窝”写出了道路很难走,从中可以体会到雷锋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不怕辛苦的精神。这种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6.阅读诗歌第4节,“背着”“踏着”这两个动词刻画出了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背着”“踏着”这两个动词刻画出了雷锋叔叔在崎岖的山路上,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荆棘艰难行走的场景。
7.文中出现的“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如果替换成“小溪”“小路”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在“小溪”“小路”前面加上修饰词“长长的”“弯弯的”后,描写的事物更加具体、形象,如果换成“小溪”“小路”就没有这种效果。
词语搭配拓展示例:
大大的眼睛蓝蓝的天空
闪闪的星星高高的山峰
圆圆的苹果甜甜的微笑
青青的草地厚厚的书本
细细的丝线暖暖的阳光
8.阅读诗歌第5节,“啊,终于到了——”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知识拓展:
破折号
破折号是一种标号。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语言的中断。④表示声音的延长。⑤表示引出下文。⑥表示总结上文。⑦表示分行列举。
⑧用于副标题前。⑨用于引文的后面。
9.“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有双重含义。其表层含义指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深层含义指作者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希望奉献爱
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长长的(  ) ②蒙蒙的(  )
③弯弯的(  ) ④晶莹的(  )
⑤温暖的(  )
古榕树下明确:①小溪 ②细雨 ③小路 ④露珠 ⑤春风
2.总结。
读着这首小诗,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优美的诗句,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仿佛觉得雷锋叔叔就在我们中间。是啊,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争做小雷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奥丁是什么神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抱孩子——冒细雨——泥泞——脚窝小路——背大娘——踏荆棘——露珠——汗滴春风——四处寻觅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