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金题和作文素材
0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相关素材
抗美援朝的“精气神”
| 名言金句
01.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02.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蜀先主庙》
0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04.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05.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06. 美国人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
07.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0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0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
10. 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光明网
11.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英雄赞歌》
12.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
雄的生命开鲜花。——《英雄赞歌》
| 人物事例
01. 祖国不曾遗忘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以来,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共有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七十年来,祖国和人民
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02. 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岸英同志在朝鲜牺牲后,中央提议要把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身
为父亲的强忍悲痛,用一句诗作出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儿子临行前因工作繁忙未见最后一面,未曾想竟是永别。主席最后的选择是,让自己的儿子同千千万的战士一样长
眠他乡。
03. 上甘岭战役
在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共击退敌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此次战役的火力密度超过了二战以来的最高
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国威军威。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04. 冰雕连
在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雪地中阻击敌人,一百多人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牺牲之后,依然个个手握钢,注视前方,
仿佛随时准备跃然而起的冰雕……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
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05. “常香玉号”战斗机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捐献浪潮。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带领剧团全
国巡回演出,将筹集的钱购买了一架战斗机捐献给了志愿军,这架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06. 杨根思
1950年11月,在长津湖畔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带领一个排的兵力连续8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最终,他引爆仅剩的和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07. 孙占元
上甘岭战役中,排长孙占元双腿被炸断,依然拒绝离开阵地,爬在地上继续指挥战斗。当敌人从阵地两侧涌上来时,他抱起一捆从山坡上滚入敌,与8个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7岁。
08. 牛保才
上甘岭战役中,通信兵牛保才在接线的过程中左腿被炸断,鲜血汩汩直冒。关键时刻,他右手握住断线的一头,左手把另一个线头按到嘴里,紧紧咬住……他用身体连通了电话线,保证了指挥系统的畅通。当战友们到他时,还保持着这个动作的牛保才已经壮烈牺牲。
| 精彩语段
01. 这一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打出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
02. 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03. 志愿军战士用胸膛堵眼,以身躯作人梯,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04.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考验——大到贸易小到芯片,没有硝烟的战斗依然无处不在。我们要始终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激发战斗的勇气,坚定奋斗的意志,为取得下一个胜利随时做好准备。
05. 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从战斗到奋斗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我们要在传承中寻给养、砥砺志气,去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程又一程。
0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的古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珍惜粮食,就是体恤人力、尊重劳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然而有人认为:“我用自己的钱消费,就算倒掉一些饭菜,也不会影响到他人。”有人则说:“多点一些菜,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
2021高考语文作文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素材
国家倡导节约粮食,这批素材不容错过
| 名言警句
01.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灾难。)
02.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勉,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03.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
(在加强生产的同时节约用度,老天也无法让你贫穷。)
0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靠宁静来修养身心,靠节俭来培养品德。)
05.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
(节俭是福气的源头,奢侈是贫穷的先兆。)
06.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饭菜能吃饱就行,没必要太过丰盛;屋子能住下人就行,没必要豪宅大院。)
07.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08.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唐·白居易《草茫茫》(狼藉,形容困厄、窘迫。奢侈的人容易陷入困厄,节俭的人可以长保平安,二者吉凶的对比就在眼前。)
0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宋·苏轼
(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12. 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
(要通过节俭来整治民风,而奢侈是一种社会弊端。)
13. 惟俭养德,惟侈荡心。——《明通鉴》
(节俭能修养品德,奢侈会败坏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