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单选题
1.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张衡发明地动仪;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祖冲之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祖冲之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是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得出答案。
2.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            洛阳龙门石窟  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于古印度,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东汉明年修建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广泛发展,尤其是石窟艺术的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中雕刻者成千上万的佛像;到了隋唐时期,鉴真东渡,去日本弘扬佛法,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扩大了佛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由此可见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B符合题意题文的限制词共同反映”,洛阳白马寺体现了寺院建筑的中国化A不合题意图三中鉴真的塑像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反映了文化传播者的坚韧。C不合题意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图片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一)细致全面地观察图片,注意图片的出处、注释
、提示和题干的限制语等内容,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的信息;(二)将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三)针对题干的设问,探究命题者的意图,有的放矢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3.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 甲骨文
B. 造纸术
C. 圆周率
D. 印刷术
【答案】B
4.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尊为“书圣”。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东晋的王羲之,集中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D符合题意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A是颜真卿的作品,不合题意;B是怀素的《自叙帖》,不合题意;C是唐朝书法家柳
公权的《玄秘塔碑》,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5.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书法艺术。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6.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有“书圣”之称。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7. 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A. 《本草纲目》
B. 《水经注》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答案】D
龙门石窟在哪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点。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齐民要术》
8.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 兰亭书法
B. 阎立本画作
C. 龙门石窟
D. 赵州石拱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龙门石窟的有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兰亭书法、阎立
本画作、赵州石拱桥都是中国传统造型风格,因此ABD不符合题意。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开凿石窟,雕造佛像。这些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两大著名的石窟包括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因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9. 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苏轼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王羲之的书法的相关知识点。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王羲之的书法
10. 中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就绘画来说就有着悠久的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还出现了山水画和花鸟画,技法形式和题材风格五彩纷呈。当时有三位画家,被画史上合称为“六朝三大家”。这三位画家是
A.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B. 吴道子、陆探微、张僧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