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专题精选了时下最新写景散文6篇,统一编排题号,给定分值,满分120分;可作为平时考试或练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使用。
【一】(18分)
天上飘来的丝带
柏峰
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了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
写景抒情散文
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黄河走,丝带走,黄河挽着丝带走,丝带靠着黄河走,黄河里起伏着丝带五彩缤纷的光与影,丝带上散发着黄河雄壮激昂的歌与情,这是陕西人千百年来的梦想,这是陕西人行走在中国梦里的铿锵足音!
⑥我国山川纵横,沟壑丘陵,特别是西部区域,能有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道路是历代人民的愿望,而今,美梦终于成真。这条沿黄观光公路正式开始修筑也就是近些年的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千重山万重岭的秦晋大峡谷黄河西岸,这条丝带生生给开凿了出来,它不仅仅将黄河最为美丽的风景展现给世人,而且还给老百姓们带来巨大福祉——深山老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中原大地,甚至更为遥远的地方的文化、教育、物流等,都将会沿着这条丝带或顺流或上溯,前景无限,风光无限!
⑦天上飘来的丝带啊,六辔如丝,载驰载驱。
1.全文的线索是                                                        ,文章围绕这一线索叙述了                                                      。(4分)
2.结合全文,说说黄河的风景具有哪些特点?(4分)
                                                                             
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的句子。(4分)
(1)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动词“击打”“冲”的表现力。(2分)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全文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什么特点?请首要分析。(6分)
                                                                             
【二】(20分)
海岛雨夜
●阿成
①半夜时分,豁然被雨声惊醒,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哦,这清脆的声音是雨击打在洋铁盖上的声音。我已经有好久没听到雨点打在洋铁房盖上的声音了。这久违的声乐唤醒了我对童年雨境的记忆。
②小时候,我的家在一幢俄式的小二楼上,对面便是一幢幢铁皮房盖的俄式平房。先前,这种俄式的单体房在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如此之风景,看来,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使人忧伤的情感,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在如此的情动之下,这座被冠以“丁香之城”“榆树之都”的小邑,便成了几万计流亡异乡的俄侨们虚拟的故城,梦寻中的家园。教堂、钟声、啤酒屋、方石马路、昏暗的桔路灯、洋式的马车、凄厉的小号声、雨伞下一双双迷茫的蓝眼睛,总是在回忆的风雨中,在雨点打在洋铁房盖上的声音里,时走时停。
③这自然是昨日的梦境了。然而想不到,竟在夜岛的雨声中再次映现了出来。错落有致的雨点儿激亢地击落在铁皮房盖上,宛若美妙的音乐。这超凡的天赖之声,自少年时代起,便是上天赋予我魂灵的永恒财富,它们或急或缓,始终珍藏在我的心底方。天怜我,今天身居异乡海岛上小客栈里的我哟,竟再一次听到了这来自天堂的演奏。
④躺在客榻上已了无睡意,那就起来,做一个虔诚听众吧,倾心地聆听着这海岛上别样的雨声,别样的乐。说来真是吉人天相,偌大的椰林院里竟有好几幢铁皮房盖儿的平房,惟因如此,使得那击落在铁皮房盖儿上的雨点们奏出了一章章高雅清新的乐。这水的妙音不仅仅是天作之合,更是来自上天的神曲呵。
斯情斯境,那些滴落在泥土上的雨珠,如是大提琴似的轻揉,深沉地击打着你颤抖的心房上。而那些击打在芭蕉阔叶上的雨滴,是将这万道雨丝幻化成了偌大的竖琴,正在拨动着瀑布似的乐,泉涌似的曲。那些扑落在花蕾与草叶上的雨点儿,一着叶面,便像顽皮的小精灵,从阔叶与花瓣上逶迤地嬉落下去。你若凝神倾听,便会欣赏到银钹似的轻弹,让你享有雨中飞翔的畅快。那些敲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儿呢,像无数个来自天庭的小天使,轮番地敲打着栈的门,客的窗,然后化做一束束纤细的溪水,蜿蜒地滑去了,似以这行为的艺木,水迤的舞蹈,上演荡气回肠的别绪离情。
⑥在椰林院外不远的地方,那条仿佛被竖立起来的路正不断地被雨水冲刷着。偶有夜行的车辆驶过时,栖息在路面上的雨水便瀑布般地飞跃起来,像一双巨大的透明翅膀,在雨水中飞翔,前行。
⑦在小客栈欣赏这抜俗的夜雨时,间或会听到客房里某处嘎然一响,小小的惊愕后,噢,原来这是房屋松骨时发出的畅快之声啊。看来,同在雨界之中的旅人、客房,都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啊。
⑧倏然的,小客栈的外面响起了滚滚的雷声,这使得雨们的演奏进入了高潮。伫立窗前,我如雕像般久久地向外凝望着,这夜幕中的万道雨丝呵,俨然无数个演奏家,在上帝的指挥下演奏着大自然恢宏的乐章。那一道接踵而来的金闪电刹那间照亮了归乡的路,我喃喃地自语道:啊,该回家了。
5.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6.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4分)
那些敲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儿呢,像无数个来自天庭的小天使,轮番地敲打着栈的门,客
的窗,然后化做一束束纤细的溪水,蜿蜒地滑去了,似以这行为的艺木,水迤的舞蹈,上演荡气回肠的别绪离情。
                                                                             
7.第⑤段中加点的“斯情斯境”具体指的是怎样的“情”与“境”?(4分)
                                                                             
8.说说文章结尾句“那一道接踵而来的金闪电刹那间照亮了归乡的路,我喃喃地自语道:啊,该回家了”的深刻含义。(4分)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18分)
大美如斯长白山
●任林举
①将进十月,长白山上的草,早早地黄了。
②穿过海水般碧蓝的天空和梦一般洁白的云帆,阳光温暖地播洒下来,将苍翠的针叶林带和赭红苔原带之间的广大地域,涂抹成一片耀眼的金黄。零零落落的岳桦树因为脱尽了叶子而露出洁白的枝干,沿山坡逶迤铺展的秋草则如某种巨大动物的金皮毛,在微风中熠熠闪光,一直延伸至远处那道隆起的山岭。
③北方这时节,天空多半晴朗,无限明媚的阳光,如世间最灿烂、最有感染力的微笑,会把人心融化。有了这样的照耀,似乎从此大可不必再忧虑或畏惧接踵而至的冬天了。这样一幅暖意融融的画卷,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诗意的、浪漫的或温馨的家园。
④忽而有风,轻轻拂过天池,原本晶莹如玉的湖面顿起一片波光粼粼的皱褶,蓝的水体和洁白的云影遂如某种起了微澜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如悲,如欣,又如悲欣交集。难道说,这就是此山此刻传递给人们的情绪吗?我们的一个四季轮回,对于长白山来说,不
过是一个晨昏;而一个昼夜,则不过是它短暂得无法计量的一瞬。嘈杂的人,就算在山中做永日的停留,也敌不过它一眨眼睛!也许只那么一眨,我们即如从它眼前奋力飞闪的小虫,一去便再无影踪。我们来过,却如同未曾来过;我们沉思,却始终不懂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