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书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由斯台芬·茨威格著作的短篇小说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我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写在前面】这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办法想象的故事。我不明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否定它,甚至有人给出 直男癌的意淫 这样的评价。没有必要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扯上那么多政治正确。
我第一次读是在很多年前的高一。我还记得我是从一个我当时不咋喜欢的女生手中借来的,她跟我说很好看,我不以为然。然后就印象深刻了直到现在。
我想这是个有过难忘的暗恋的经历或者zqsg追星当女友粉的人都有深刻体会的故事。
在高一之前,我已经读过八月长安的《暗恋,橘生淮南》,我心目中有关于暗恋这一题材的难波万非它莫属。而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我不禁想,两个作家竟然用他们各自的文风触动了同一种感觉,多奇妙啊。
最厉害的是《来信》非常简练,而《橘生淮南》则是不折不扣的长篇小说。两者正是巧合的对比。
首先就是,很多人不能明白男主这种人的存在,而我不仅能理解,还很喜欢,感同身受(但是我并不为之疯狂),原因是我身边正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其实也并不难想象吧?像盛淮南,我身边确实没有这种人,但是总觉得他很熟悉“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读不出来,说明很多人已经不再适合读言情文艺作品了,我建议他们读读专业的社会学学术读物,少读咪蒙推文。
扯远了。
还有就是最近终于有了“他怎么可以把我忘了”这种心情,茨威格给出的解释让我想跟他当好妹。因为身边的男性朋友在这种时候给出的答案往往让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思考过。
(看到辣鸡们写的书评我突然就想一条条撕逼没耐心剖析自己人生和书的共鸣了是怎么回事)
我又看了几篇评论回来,还是很想说,文艺作品为啥要那么较真啊。。。又不是社会新闻
需要树典型。。。
文中的男主角看完信恐怕过了几天就忘了,只有什么时候见到白玫瑰或许还能想起一二。读者也这样轻描淡写一点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