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在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几点做法。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把课本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象,而忽视了丰富多采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导致了师生唯课本”“教材是从,严重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此,我们语文组的老师,结合教材单元训练的重点,启发并带领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亲自去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与神奇世界。如:在教学《水乡歌》《小镇的早晨》一单元之后,我特意带领学生去游古井镇的大街小巷:古井的酒厂多、路多、人多、酒多,回来后他们写下了酒乡歌;他们亲自到古井美食一条街去观察、体会那里的人为风情,写下了古井的早晨。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操;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
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对作文教学来说大有益处。今年初春的一天,阳光明媚、春风融融。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去观察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悟、触摸大自然:他们有的发现枯草中间露出了点点新绿;有的看见光秃秃的树枝间抽出了嫩嫩的新芽;有的采撷到了沟坡、河岸上的五颜六的小花,放在鼻端贪婪地吮吸着那淡淡地清香;有的拔出草根咀嚼着、回味着那丝丝的甜蜜;还有的为春溪水暖鸭先知的小鸭子而欢呼,为翩翩起舞的蝴蝶而雀跃。更有甚者,爬上柳树折下柳枝、拧制成柳笛,吹出春天来临的赞歌……回来之后,我便以《春天来了》为题让学生习作。很快,一幅幅春意盎然、生动有趣的早春图便在学生的笔下一挥而就,展现在我的桌前。看着孩子们那一篇篇充满稚嫩与童贞、散发着春天泥土气息的习作,我不禁感慨万千……。以上是作文教学方面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在口语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我们更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收集有关素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来学习语文,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可见,自然资源的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既克服了课堂上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们乏味的听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感悟的能力,从而学生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水平
霍懋征也得到大大地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长是这所学校的终身教师,是儿童的引路人。儿童入学前后的很大一部分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达程度上来自家庭这所学校,取决于家长这个终身教师。因此,搞好家庭资源的开发于利用,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