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水井图片,学习生字“井”字,了解井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看到过井吗?知道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有了井,人们就能取用很深很深的地下水了。来,一起读这个词语:“水井”。(出示“井”的象形字)古时候的井字是这样写的。
2、出示课题,借助汉语拼音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井有关,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题。
3、理解课题,学习生字“吃”、“忘”、“主”。
(1)学习“吃”:指名读,齐读。书空(教师书空指导)
师:“吃水”(媒体标红)就是“喝水”。(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起读。(这个时候贴板书)(一边板书一边说,注意不要遮掉字。)“吃”,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和老师一起写,“撇、横、横折弯钩,横在横中线,折到竖中线上”。一起读“吃水”。
(2)学习“忘”、“主”
师:(出示词卡)“不忘”(拿在手里说)就是——不忘记(贴板书),不忘记就是——记住。(做动作)(贴板书“记住”)(出示生字卡片)“住”,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是个“主”(生字卡片),一起读“主”,先写点再写王。举起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住”。
(出示媒体)用心记住就不会忘,所以“忘”字下面是个——心字底。一起读“心字底”,和老师一起写写“心字底”,小手指——举起来。
4、齐读课题(贴板书“挖井人”,加序号)
师:吃水不忘挖井人,挖井的人。
通过观看水井的图片导入新课,引发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序号)谁来读读课题?牢牢记住——不忘。谁再来读?一起读。(教师随机示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7页,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师: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答案吧。
打开书,翻到第17页。听清楚两个要求:一、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二、边读边思考: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左手压书,右手指字,字字过目。开始。
2、一人一句读课文,检查正音。
师:我们先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其他小朋友左手压书,右手指字,认真听。
3、交流并出示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ppt 上出示石碑,旁边是带拼音的碑文。)
师: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还有吗?
(如果学生先说,就不用再问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预设:。(学生说到“战士”和“乡亲们”,同样出示碑文,读一读,初步知道课文中说的是,深入学习后,进一步体会)
(1)朗读句子
师:石碑上就写着——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谁能读给大家听?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主”,认识广字旁。
师:瞧,天安门城楼上挂的像就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
正确朗读课文。
主席,谁来读?(媒体)
板书:我们一起来写“主”和“席”。“主”就是“住”的右边一半,单独写的时候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边写边说)点、横、第二横短、竖在竖中线、最后一横最长。“席”的偏旁是“广字旁”,一起读。广字旁怎么写呢?点、横、撇。一起再读一遍。
三、深入学文,了解挖井原因,体会“想他人所想”的品质。
过渡:我们知道了,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
这口井在哪里呢?怎么会想到要挖这口井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理解句子
(1)读正确
师: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句子很长,能读正确吗?借助拼音自己读。(随机指导,教师示范读。)
(2)朗读理解
出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师:借助停顿符,再来把句子读好。停顿符号比逗号停顿稍稍短一点。自己在下面练一遍。
2、理解“那儿”具体所指
(1)理解“住过”
师:在那儿“住过”(红,“过”加点),我们就知道——以前、曾经住在那儿。
(2)借助地图,了解“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方的关系,学习“村”。
师:“那儿”(圈出)是指哪儿?句子中说到了这三个地方。我们来读一读。
了解带领大家挖井的原因,体会“想人民所想”的品质。
①读正确(按顺序横着贴板书)
“瑞金”:指名读、男女生读(翘、前)
“沙洲坝”:横排火车
“江西”:指名读、兔宝宝、虎宝宝读
②借助地图,了解“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方的关系,学习“村”、“叫”。
师:知道它们在哪儿吗?我们去地图上看看。这是中国地图,就像一只大公鸡。这里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住在哪里?——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上海的——黄浦区。
师:江西就在这里(闪出),这里是江西瑞金,这儿是江西瑞金城外(板书: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村子。(边说边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换板书)指导读好“村子”。
(3)说清楚“当时,住在哪儿?”
师:现在能说清楚“住在哪儿了吗?”借助地图和板书自己说说看。预设:住在江西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村子里。
师:加上“当时”,谁再来说说?——当时,就住在江西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村子。
(给予学生时间听他们说完,再纠正。)
评价:加上“当时”表达就更准确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当时,怎么会想到挖这口井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1)出示图片了解“沙洲坝”,感受乡亲们吃水的困难。
师:当时,沙洲坝这个村子是什么情况呢?一起看看这几幅图。
师:当时的村子里没有水井,沙洲坝又严重干旱,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