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写人类记叙文写作的一般特点,明确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第一要义以及写作要学会“小”中见 “大”。
思维发展与提升  明确记叙文的写作步骤;学习掌握记叙文的构思技巧;培养学生学会选材、善于组材、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力,善于捕捉动情点,发掘感动点表达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感受“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乐趣与成就感;捕捉生活的惊喜,收获美的沉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典型事例,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1.教师向学生深情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引发学生共鸣。
我们无法唤起所有的记忆
却可以牢牢记住那些美好瞬间
旅途中的一次搀扶
平日里的一次发现
一份让你惊喜的礼物
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
有些瞬间即逝的往事
咀嚼它却需要一生的时间
背影教学设计
2. 导入:
法国文学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滴水藏海”,我们应学会于生活平凡的人、事、物中感悟生活的真、善、美。
二、技法点津
(一)“小”中见“大”
1.观察身边人物
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那一夜,我翻转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您的指纹……
我与奶奶的最后一次相见,是今年的春节。那时她饱受疼痛的折磨,卧床已达两个月之久。我来到她床前时,她在床上躺卧着,我当时心里是那样难受。这样一个为了整个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到了晚年却不能安享幸福。她的被子还是十几年前从我家搬到二伯家时带去的被子,旧式的棉布面料,一个补丁摞着一个补丁。我握着奶奶枯如竹节的手,心里难受到不能自已。(学生习作)
简评:表达自己强烈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2.聚焦凡人小事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简评: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3.捕捉细小情节
父亲看到我,满脸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仿佛又是故意掩饰的。父亲把露在脸边的笑偷偷收了回去,他假装平静地走过来,把他暖和的大衣披在我肩上,握起我已经冻僵的手放在他的手心。一路上,父亲都紧紧的握着我的手,仿佛怕我丢了似的。这一晚,虽然身体无比寒冷,但我内心无比温暖。 (学生习作《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
简评:抒发人间真情--父子情深。
(二)“情”中见“真”
1. “真”:常怀感恩之心,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只有那些充满新鲜感的生活气息,富于时代特,蕴藏作者情感的题材才容易为人所认可。回避生活、凭空杜撰,都不可能做到感情真挚。所以我们一定要常怀感之心,感受生活中真实情感。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我。她来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了多久还要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史铁生《我与地坛》)
简评: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多么痛心的事啊。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曾经狂躁、绝望。毫不张
扬而又深沉的母爱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本段文字是40岁的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感情真挚、感人。
2. “小”:善抓动情点,捕捉触动心灵的小事。写作时选择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如父女情、母子情、手足情、同学情、师生情等,现实的生活和身边的世界,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善抓动情点,捕捉触动心灵的小事。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生气呢?(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简评: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事小,但关爱与深情令人感动。
3.“实”:化虚为实,具体可感。成功的情感表达不能过于抽象、过于空洞,空喊口号,要具体的描写出来,我们不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即把对抽象无形的情感表达转化为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几件小事,在具体叙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
爸爸,今天看到窗前临风摇曳的竹,我便想起了你对我的爱。不能忘记,几多回,您用宽实的肩膀把我高高地托起,在遍地的花草间奔跑;不能忘记,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水,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不能忘记,在我深夜生病时,你不顾一天的劳累,不顾外边风狂雨骤,背着我
深一脚浅一脚奔向卫生院。不能忘记,我康复出院时,您喜极而涕的憔悴的面容。爸爸啊,每次看您,我都抑制不住伤感的泪水,不顾心痛的泪珠串串地落在您的双肩,向您诉说着日思夜想的牵挂。(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