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就业现状分析
作者:刘莹 李明今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护生就业形势,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护理人力需求、护生就业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护理人力需求在临床、社区护理等领域缺口较大,而护士的就业形势却依然很严峻。在社区护理、临床护理、涉外护理等领域的就业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护生就业率的策略,进一步改善护士就业现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护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力的需求也日益凸显。2004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型人才专业。护理人才逐渐走俏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但是,伴随着高等护理院校的扩招以及护生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原因,目前护生就业现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求,应加强高等护理教育
改革、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护生就业结构。
        1 社会需求状况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日常的生活质量,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社会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许多国家护理人力短缺。在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对护理的需求更为紧迫。
        1.1 国外护理需求状况 有关资料显示,很多发达国家存在护理人力短缺现象,急需从国外吸纳大量的护士,如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并且在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护理人力断层现象,有些国家在职护士的平均年龄已达到43-45岁[1]。如何解决“护士荒”问题成为各国护理界共同探讨的话题。
        1.2 我国护理人力需求现状 参考国际标准,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国临床医院的医护士比应是1:2,重点科室医护士比应达到1:4,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04.8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70万,增长幅度为52%。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
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2。这个数量还远达不到国际要求的1:2.7水平,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