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上实验总结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及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使学生能够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因。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计划并进行定量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
    学情分析:在前两年学习科学己有基础上,学生己有一定操作能力。但是学生对学习科学兴趣很浓,接受能力快。本课教学内容趣味性、操作性强。斜面应该是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了,虽然严格的标准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变形的斜面却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分析这些变形的斜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实验。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搭斜面的材料(长度不同的木板)、测力计、一块木头上钉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螺丝刀、铁锤。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出示饮水桶
    谈话: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这桶水搬到讲台桌上来,谁愿意帮助老师?
    2.一位同学来搬饮水桶。
    3.两位同学来搬饮水桶。
    4.提问:那么,我们一个人有没有办法把饮水桶搬上去呢?
    5.让刚才那位同学利用木板再来试一次。
    6.提问:这位同学两次搬饮水桶有什么不同?
    7.小结:像这种斜搭的木板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斜面。(板书课题)
    学生纷纷举手。
    一位同学没有把饮水桶搬到桌上。(很吃力)
    两位同学把饮水桶搬到桌上。(还是很吃力)
    学生思考:利用木板。(若学生想不出教师可提示)
    学生利用斜搭的木板获得了成功。
    学生回答:一次利用木板,一次直接搬。
    通过教师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斜面的作用,引出课题。
    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设置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发现周围的生活现象存在着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一、探究斜面的作用
    1.提问:斜面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组织学生汇报各组的猜想。
    3.提问: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4.组织学生汇报各组的研究方法。
    5.谈话:各组同学开始行动吧!
    6.组织学生汇报研究的数据和结果。
    7.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
    8.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斜面确实可以省力。(板书:斜面可以省力)
    实验记录单:
    实验内容测力计读数
    直接提重物
    利用斜面拉重物
    二、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的对比实验
    1.提问:请大家再来观察我们刚才得出的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教师可适当用不同颜的笔划出直接提起测力计读数相同,利用斜面读数不同的数据)
    2.提问: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
    3.提问:我们再如何进行研究呢?
    4.组织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
    5.谈话: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研究吧!
    6.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根据情况,适当进行指导。
    7.组织学生汇报各组的研究数据和结果。
    8.总结: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动物体,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板书: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实验记录单
    倾斜角度测力计读数
    三、巩固应用斜面的作用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省力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