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公平 自律
    素材积累:时代与情怀
   主题导读:
   举国注重的高考不但要为高校选拔人才,更要“为国举才”。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智商,更要有情怀,如此才能让自己从小我走向大我,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进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情。“时代与情怀”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均有所体现: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引导考生注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情怀;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引导考生思考文化情怀;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体现了人文情怀,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表现的则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最新素材:
   1《无问西东》:唯有情怀更绵长
   由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主演,李芳芳编剧、导演的电影《无问西东》上映了,该影片在观众间和业内掀起了波澜。影片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作为一部向清华大学校庆献礼的影片,《无问西东》不但表达了对百年学府的礼赞,更向大学精神、时代精神致敬。该片所体现的几段历史中的人物均有代表意义,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科技高速迅猛发展的当下,主人公身上都承载并延伸着中国知识分子弥足珍贵的高贵品质与家国情怀。这种品质与情怀,是为保卫赖以生存的土地能够奉献生命的深沉厚爱,是为国富民强、民众幸福的理想不惜牺牲小我的自我放逐,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在这种情怀感召下,影片中的吴岭澜选择了弃理从文,终身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道授业解惑;沈光耀选择了正义担当,血洒疆场,为国捐躯;陈鹏选择了善良,为受到伤害的王敏佳托底;张果果选择了同情,为四胞胎慷慨解囊,奔走呼号。他们选择了内心的真实、善良、正义和同情,无问西东,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以的青春年华成就了一段段永不褪的人生传奇。
   影片末尾还有一个7分钟的“彩蛋”,这段视频中,梅贻琦、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钱锺书等近现代历如雷贯耳的清华师生和文化名人悉数亮相。这些大师掩映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他们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文化,让人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风骨,也将影片升华到全新层面。
   素材解读:
   只问情怀,无问西东,人生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无论历史如何跌宕起伏,坚守正义、真实、无畏和同情,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主题发散:
   ①正义
   ②寻自我
   2余光中离世,何处寄乡愁2017年高考作文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去世,享年89岁。对于大陆读者来说,最熟悉的余
光中的作品,还是《乡愁》。余光中的《乡愁》,表达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21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迁至香港,1950年到达台湾。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岸恢复往来,很多人回来探亲,这是对乡愁的缓解,也是对乡愁的确认。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在台北写下《乡愁》。简单、温情又伤感的词句,让人每每读之都不禁动容。能够说,余光中的乡愁观,把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的担忧与期望结合在一起,概括了他那一代台湾人的文化观。
   20世纪90年代后,余光中走过大陆的江南、华北等很多地方。在故乡南京,他说:“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仅仅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对余光中这代台湾人来说,大陆就是家。他们在大陆的童年时光,成为一生中需要反复回味、解读和表达的东西;对余光中来说,最凝练也最经典的表达,就是《乡愁》这首诗。乡愁意味着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但是私密的个人情感,也是一种家国情怀。
   素材解读:
   乡愁,是对母亲、故土和祖国的持久情感,是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官居何职都难以割舍的情愫,是一个民族永恒的记忆。
  素材积累:自律
   精彩开头:
   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
   1徐溥储豆律己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持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若是言
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持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逐步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逐步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都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徐溥持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素材解读: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理应向他学习。
   主题发散:
   ①善恶
   ②勤奋
   2孩子车窗抛物,父亲主动受罚
   车窗抛物并不是个别现象,因为车窗抛物而导致环卫工人受伤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合肥市民阮先生作为一名车窗抛物的受罚者走上合肥市街头,自愿和环卫工人一起扫马路。原来,之前阮先生驾车送孩子去学校,在途经北二环路与四里河路交叉口时,他的孩子随手将一张废纸从车窗扔出。而这个幕恰巧被市民抓拍下来,并举报到了合肥市城管局。阮先生说,他看了市民的举报视频录像后,对自己和孩子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接受了庐阳区城管局开出的20元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