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课文探究
一、主题探究
1.《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一个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要方正。
二、疑难探究
1.《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2.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4.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积累运用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_____________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___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____________》篇和《____________》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2.读重点字。
雪(      )    太(      )    而(      )
(      )    柳(      )    去(      )
3.通假释义
尊君在
“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1)未若柳絮风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而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入门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词多义。
尊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君久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句式。
(1)去后乃至。(          )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3)白雪纷纷何所似?(            )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7.感知课文。
这两则文章都是讲述少年儿童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咏雪》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文中人物咏雪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人公叫陈元方,年方七岁,面对父亲友人的指责,他据理力争,指出对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使对方的态度由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
二、品读达标
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技法点拨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读准句读、正确停顿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种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确定的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另一种是句中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确定的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中词语意义为前提的。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句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句子中各个词的词义,能有效避免停顿错误。(2)弄清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停顿。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要停顿。(3)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4)句首语气助词后面要停顿。
(5)了解文化常识。对古代的官名、人名、地名、干支纪年等文化常识要了解,若遇到这些词语要停顿。
9.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10.你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咏雪的佳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能力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2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雪(còu)    B.即公大兄无女(yì)    C.尊君在(bù)    D.友人(chán)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
C.元方入门不          D.太丘舍去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这两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
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俄而雪骤”中的“骤”字用得生动传神,表现出雪一景的非凡气势。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尊君”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5.(2021·衢州)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句序排列。(2分)
①王亦学之。  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③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④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  ⑤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性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出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5分)
《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显示:在有网友的中学生中,超过四成的人认为正常的生活已经受到了网友的影响。还有41%的人直言不讳地说,所交的网友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认为通过交网友可以“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占6%。
(1)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分)
(2)下面是一段关于交友的话,请将空缺处内容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2分)
交友之道的关键是取友。从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①_________________。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挚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式的朋友。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慎重取友。
(3)参照示例,仿写两句话。(2分)
示例:良友是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①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友情,讲究朋友之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学期、新同学、新气象,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大家汇聚一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增进了解,尽快地融入集体,七年级(6)班决定举办一次“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9分)
(1)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2分)
(2)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一个十分重视朋友的人,他有许多送别朋友的诗歌,请根据提示填空。(3分)
朋友是你排遣忧愁、倾诉心声的对象,你把他们看得很重。“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你对汪伦真挚的情感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你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你为王昌龄远离的无限伤感。
(3)古今中外不仅有众多写朋友的诗词、名言,还有一些动人的交友小故事,请你按要求写出一个。
(2分)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制作了精致的友情卡,请在上面写几句话送给自己的朋友,愿这份如诗、如画、如歌般的友情陪伴你们一起走过漫漫人生路。(2分)
二、品读提升(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