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㊀周㊀敏声乐教育家林俊卿﹃咽音﹄发声法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19-1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16ZD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ꎮ作者简介:周敏(1979 )ꎬ女ꎬ浙江台州人ꎬ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ꎬ主要从事声乐教学研究ꎮ声乐教育家林俊卿 咽音 发声法理论与实践
周㊀敏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ꎬ浙江金华321004)
摘㊀要: 咽音 作为一种声乐歌唱的技巧ꎬ起源于古代意大利ꎮ歌唱家们为了发展歌唱能力ꎬ不断地在声乐实践中对 咽音 的技巧进行摸索ꎬ并且以口传心教的方式使其流传至今ꎮ恰到好处地使用这种嗓音训练方法ꎬ可以丰富歌者的声音彩ꎬ使声乐作品更具有表现力ꎬ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ꎮ以声乐教育家林俊卿 咽音 歌唱理论的内涵为基础ꎬ对其理论的创新价值进行思考ꎬ可总结出 咽音 练声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方法ꎮ声乐教学
关键词:林俊卿ꎻ 咽音 发声法ꎻ声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J616.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0012(2020)01-0023-07
㊀㊀林俊卿是中国当代声乐教育家㊁理论家ꎬ他以意大利 美歌学派 (Belcanto)教学为基础ꎬ将西方现代声乐理论与生理学㊁心理学㊁音乐声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相互结合ꎬ对人声演唱中存在的 咽音 给予了科学系统的梳理㊁分析和总结ꎬ从原本的经验主义教学方式中提取了 咽音 唱法的本质规律ꎬ并将其上升到科学的理论高度ꎬ同时将这种理论的总结有效运用到声乐教学艺术实践之中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嗓音训练方法ꎮ无论从歌唱实践抑或声乐理论的角度来看ꎬ都体现出非凡的艺术造诣与学术高度ꎬ对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ꎮ本文对林俊卿的声乐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研究ꎬ着重分析其 咽音 练声体系的构筑过程及其核心内容ꎬ并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剖析提出其创新价值所在ꎮ同时以声乐教学实践为基础ꎬ对 咽音 发声方法中的艺术科学规律进行梳理ꎬ旨在为我国声乐艺术理论与实践提出新的探索方向ꎮ一㊁林俊卿声乐艺术生命历程林俊卿ꎬ1914年4月28日出生于厦门鼓浪屿ꎬ自小就在家人的熏陶下学唱 圣歌 ꎬ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ꎮ193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理学系的医学专修科ꎮ继而考取附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小儿科ꎮ毕业后来到上海继承父业开始行医ꎮ林俊卿自幼喜爱歌唱ꎬ即便在念医科大学的过程中也专门向美籍著
名女中音歌唱家威尔逊夫人求学ꎮ在此过程中
他一直使用的是面罩唱法ꎮ1941年开始随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梅百器大师学习传统意大利歌唱方法ꎮ次年ꎬ林俊卿又受到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那维他的指导ꎬ第一次接触了 咽音 发声方法ꎮ也因为这个契机ꎬ林俊卿的歌唱能力有了质的飞越ꎬ逐渐成为上海艺术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业余
名歌手ꎬ受到广泛的赞誉ꎮ由此于1953年受文化部委派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业余歌唱家声乐比赛ꎬ并随中国艺术代表团出访东欧ꎬ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音乐学院院长称赞其可与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卡
鲁索相媲美ꎮ
舞台声乐歌唱艺术的成功ꎬ为林俊卿的声乐
理论研究增添了莫大的信心ꎬ在从事繁重的医务
工作之余ꎬ林俊卿对于 咽音 发声法也从
演唱实践转向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ꎮ他认为 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