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2首菊花诗原文、韵译及鉴赏
忆菊
蘅芜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韵译: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凄凉的西风里惆怅眺望,我怀着无限郁闷情思。满眼的红蓼与白苇,这正是使人悲伤欲绝的季节。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篱边的菊花空空,原来的花圃也无秋日的痕迹。如今一弯冷月满地清霜,只能在梦中追忆往事。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秋雁南飞勾起了无限的想念(传说雁能带书传讯)。夜晚独自静坐痴痴的听着凄凉的捶衣声响(满怀思念的愁怨)。
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
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
“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因为思念我已经十分消瘦,有谁同情我的忧思。只能自我安慰,期盼可以在重阳时与你重逢。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是相会之期。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鉴赏: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访菊
怡红公子(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韵译: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趁着霜华满天的秋天,信步漫游。不要因为饮酒或身体病弱而消沉下去。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在霜花之前月光之下,是谁家栽种的秋菊?那槛外篱笆边上,是来自何方的一片金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穿着木鞋远道而来特意为了寻访菊花,在清凉天气里吟咏不绝兴趣盎然。
蜡屐:木底鞋,上蜡防水的。表示旷怡闲适,古代很多人着木屐游山玩水。
得得:特地,特意,唐时方言。
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菊花若能够懂得不辞劳苦的诗人心意,就不要辜负了诗人今天的乘兴游访。
挂杖头:这里指兴致很高。《世说新语》中写到,阮修常以百钱挂在杖头,步行出入于酒店,不与权贵来往。是放浪潇洒的意思。
鉴赏:
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种菊
怡红公子(宝玉)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韵译: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我携带锄头来到秋天花苑,亲自把菊苗移来。在篱笆旁边和庭院面前,到处都把菊花栽遍。
秋诗“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昨晚想不到下场秋雨,经雨的花苗全活起来。今天更使我高兴的是,花蕾冒着霜露开放了。
不期:未曾料想到。
犹:太。
“冷吟秋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清冷西风里吟唱秋,无尽的诗兴滚滚而来。对着菊花有些醉意,于是举起酒杯敬那清香的花朵一杯。
冷吟:在寒秋吟咏。
酹lèi:洒酒于地表示祭奠。这里只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
寒香:指菊。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用泉水浇灌用泥土封护,精心爱惜殷勤栽培。好和你在一起,与喧闹的尘世隔绝。
泉溉泥封: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
井径:田间小路,泛指偏僻小径。
鉴赏: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对菊
枕霞旧友(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韵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从别处花园移来的秋菊,比黄金还要珍贵。这一丛颜十分浅淡,那一丛的颜又很深浓。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在萧条稀疏的篱笆旁边,无拘无束自在的闲坐。在清冷沁人的香气之中,我抱着膝头吟咏抒怀。
科头:不戴帽子叫科头。这里借用来说不拘礼法的样子。
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把周围人们屈指一数,没有人有你这样超孤傲的精神。看来只有我一人,与你能志同道合可算知音。
傲世:不在春天夏天开,不和别的花去争艳。等其他花都开完了,才悠悠然的开放。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秋光缓缓流逝,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我们能够相遇也算是一种缘,真的应该珍惜这美好的光阴。
鉴赏:
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韵。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
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供菊
枕霞旧友(湘云)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韵译: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很高兴在弹琴喝酒的时候能有你相陪伴。你亭亭玉立几案之上,把这里点缀得雅致清幽。
喜堪俦:高兴菊花能作伴。
几案:长桌子,也泛指桌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
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
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隔着座位闻到香气,这芳香仿佛带有露水的清新。我抛开手里的书卷,眼前那一枝菊花让人心旷神怡。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清雅的菊花让纸帐中充满清新,使睡梦都变的更加香甜。那夕阳斜照着清冷的花苑,自然想起往日的赏游。
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
纸帐: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画的花怎么能和真的菊花比呢。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我欣赏菊花孤高傲世的性格,是因我们气味相投。都不迷恋世俗的荣华。
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
淹留:这里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鉴赏:
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这首被评为第六。用的是“十一尤”韵。
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颇具陶潜一类名士的风度。黛玉很欣赏湘云这首诗,她评论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
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所谓“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笔的手法,写完插瓶的菊花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丰富了吟咏的内容。
咏菊
潇湘妃子(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韵译: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纠缠着我。或围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独自低吟。
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欹qī:这里通作“倚”。
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笔端藏着灵秀,把菊花傲立风霜的姿态刻画出来。嘴里都好像含着菊花的香味,对着月亮将其吟咏。
毫端:笔端。
蕴秀:藏着灵秀。
临:临摹。
噙:含着。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满篇对命运的倾诉,抒发出长年累积的愁怨。有谁能透过这片言只语,真正理解我心中的愁怨?
素怨:秋怨。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秋心:秋怨。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彭泽的县令陶渊明写出评价菊花诗篇之后(赋予了她高洁隐士的形象)。它那高风亮节的品格,一直从古时传诵到如今。
一从:自从。
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比如评章风月。
鉴赏: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