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5篇
短歌行教案5篇
短歌行教案(1)
短歌行
一、重点难点
1.重点:《短歌行》的主旨;善于使用典故表达情意。
2.难点:建安诗歌的特点。
二、背景材料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平定董卓之乱中,不断壮大队伍。战胜袁绍之后,实际统治了北部。他采取抑制豪强和实行屯田等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广揽人才。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死后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诗歌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歌辞。大多反映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百姓流离的现实生活,抒发了统一国
家的豪情壮志以及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格调苍劲悲壮。《诗品》:“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刚劲激越,苍凉雄浑,典型地体现了“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
2.《短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乐府又有《长歌行》、《短歌行》,长歌、短歌的区别在于曲调的长短。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之句。清·朱嘉
徵《乐府广序》云:“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即认为是用于宴会的歌辞。曹操的《短歌行》共两首,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三、作品串讲
短歌行[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
[1]本篇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诗《乐府诗集》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有同题二首,这是第一首。短歌,与“长歌”相对。一般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
[2]当:对,对着。当歌:面对歌舞。当:与对同义。几何:多少。这里指偏义复词。
[3]朝露:清晨的露水。去日:逝去的岁月。苦多:苦于太多。
[4]慨当以慷:即慨而且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慷慨:形容歌声激昂不平。以:同“而”。幽思:一作“忧思”,深深的忧虑。
[5]杜康:相传为开始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翻译:
面对酒宴歌舞,感叹人生短促。就象清晨的露水,逝去的岁月太多。慨叹不平静啊,深深的忧虑难以忘怀。用什么解除忧愁,只有杜康酒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8]。
[6]“青青子衿”二句:用《诗经·郑风·子衿》成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衿(jīn):同“襟”,衣领。悠悠:绵长。形容思虑连绵
不断。
与朱元思书教案[7]但:只。君:指思慕的贤才。沉吟:低声吟咏。
[8]“呦呦鹿鸣”四句:用《诗经·小雅·鹿鸣》成句,表示自己渴望礼遇贤才。《鹿鸣》是宴请臣宾客的诗。呦呦(yōu  yōu):鹿的叫声。野:原野。苹:艾蒿。鼓:弹奏。瑟:弦乐器。笙:管乐器。
翻译:
文士贤才啊,我的思慕多么悠长深沉,只是因为贤才的缘故,心中一直沉思吟味。鹿见到艾蒿,相呼而食;而我有嘉宾,要设宴奏乐相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9]?忧从中来,不可断绝[10]。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1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12]。
[9]明明如月:如满月般光辉赫赫的贤才。掇(duō):拾取,此作“得到”讲。一作“辍”(chuò):停止。
[10]中:内心。
[11] 陌阡:田间小路。东西方向为陌,南北方向为阡。枉:枉驾、屈就。用:以。存:问。
[12] 契阔谈宴:在一起谈心宴饮。契阔:聚散,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阔,有久别之意。旧恩:昔日友
谊。
翻译:
贤如明月的人啊,何时才能得到?内心的忧虑啊,不能断绝。客人远道来访,屈驾你来问候。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念念不忘昔日友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6]。
[13] 乌鹊:指乌鸦喜鹊。
[14] 匝(zā):圈,周。
[15] 厌:满足。《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6] 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据《史记·鲁世家》记载,周公因接纳贤才,不敢怠慢,曾一顿饭而三次“吐哺”。天下归心:天下人心悦诚服地归附。
翻译:
月明星稀,乌鸦喜鹊向南飞。绕着树木飞三圈,哪个树枝可以依托?山不满足它的高,海不满足它的深。周公接纳贤才,曾一顿饭而三次“吐哺”,天下人心悦诚服地归附。
四、内容分析
《短歌行》写作者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平定天下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全诗分为四部分。每八句为一部分。
第一部分:感叹人生短暂,抒发诗人得不到众多贤才合作,不能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忧思愁苦。
第二部分:引用《诗经》成句表达求贤若渴的思想。一是求之不得的沉吟忧思;二是求之既得的热情款待。
第三部分:进一步写殷切思慕贤才之情。前四句写未得贤才的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的热忱。
第四部分: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表白自己能容贤纳才,具有使天下归心统一之志。
《短歌行》是否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有人认为《短歌行》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如宋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言当及时行乐。”我们认为本诗开头的确流露了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主要是忧虑时光有限,功业未就,其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
五、写作特点
1.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抒情富于形象性。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比喻。如诗人用“朝露”的转瞬即逝比喻人生的短暂,以此显示求贤的迫切;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和“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来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道出他对贤才的殷切思慕的情意;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比喻贤才投主但无所归依的情景;再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以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
这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比喻,使作者把蕴含在心底的思贤爱贤、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出来,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善用典故,表情达意。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