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透明的、凉的、硬的、滑的、无味的、会碎等特征。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遇冷会结成冰。
    2.能自主选择工具,让冰融化,取出冰中礼物
    3.体验玩冰的乐趣,喜欢冰,愿意继续探索冰融化的秘密。
    活动重点:
    知道冰是透明的、凉的、硬的、滑的、无味的、会碎等特征。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遇冷会结成冰。
    活动难点:
    能自主选择工具,让冰融化,取出冰中礼物。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活动前洗净双手
    物质准备:大冰块、(可食用)小冰块若干、小毛巾若干、木棒、夹心冰块若干、小棒、热水。
    活动过程:
    1.创设“神秘盒子”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初步感知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创设“神秘盒子”情境,幼儿摸一摸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激发幼儿探索欲望。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冰是凉的、硬的。
    2.幼儿自由玩冰,充分了解冰的特征,感知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遇冷会结成冰。
    (1)请幼儿看一看、捏一捏、摸一摸、舔一舔,知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无味的。
    提问:冰是什么颜的?
    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幼儿了解冬天地面结冰的地方要注意小心滑倒)舔一舔有没有味道?
    小结:冰宝宝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没有味道。
    (2)感知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遇冷会结成冰。
    提问:刚才你在和冰宝宝交朋友时,冰宝宝有什么变化?
    小朋友发现了冰融化了,越变越小,最后融化变成水,为什么会融化呢?
    出示课件小结:手是热的,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遇冷会凝结成冰。
    3、自主选择工具,探索冰中取物,知道冰易碎。
    教师: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冰宝宝,冰宝宝也很喜欢你们,它们为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夹心冰块),可是冰块里的礼物取不出来,想个什么办法呢?
    1.幼儿交流讨论
    2.幼儿分享取“礼物”方法
    3.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结实的东西敲碎,取出礼物;有的小朋友说可以让冰遇热融化让后取出礼物。
    4.介绍操作物品,幼儿操作。(教师循环指导)
    5.分享操作方法
    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冰有什么变化?
    (知道冰易会碎,了解冬天的湖面河面结冰后不能在上面玩耍。)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成功拿到了礼物,有的用木块敲碎冰取出礼物,有的用热水泡融化冰取出礼物。
    4、拓展延伸:到科学区了解夹心冰块的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
    孩子喜欢玩水,对冰也很感兴趣。现在家庭生活条件都好了,家里都有冰箱,对冰块也不陌生。在活动中孩子们知道冰的特征,了解了并与水的关系。我让孩子自由玩冰来了解、感知冰的特性,知道冰是透明的,硬硬的、凉凉的无味的,当孩子将冰块握在手里,发现冰块越来越小时,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和认识。感知冰遇热融化成水,了解水遇冷凝结成冰。通过自己冰中取物的操作,知道冰是会碎的,其中渗透了一些冰相关的安全知识。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尝试操作并发现,能大胆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学习过程中非常专注,并没有想象中乱糟糟的情况。说明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还是很有兴趣的,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会更有助于孩子能力的发展和提
高。
    不足:由于活动前幼儿提前看到冰块,所以在设疑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直接猜到摸到的是冰块。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3、学习制作冰花,体验探索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冰,一杯温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纸或颜料,各种形状的透明杯子,水、线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
    (1)请幼儿看一看冰是什么颜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2)将小块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手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观看冰块在温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冰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2、学习制作冰花。
    (1)观看各种冰雕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已做好的冰花,让幼儿观察跟之前的冰块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示范并介绍冰花制作过程:在不同形状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将彩纸或颜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绳(一半在杯内,一半在杯外),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取出即可。
    (4)幼儿尝试制作冰花。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欣赏自制冰花。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冰是冬天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就是想尝试让孩子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活动内容
    《好玩的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冰的物质特性,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冰块、抹布;冷水、热水每人各一杯。
    2.事先观察好有结冰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有冰
    1.带幼儿到户外去一,哪些地方会有冰?
    2.请幼儿互相交流:在哪里到的冰?你看到的冰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在自己到冰的地方做好记号,中午再来观察。
    二、自由玩冰,探索冰的物质特性
    1.教师提供制作好的冰块,请幼儿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冰是什么样子的?
    2.集中:
    ①冰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②冰握在手中久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③为什么会有这样?
    小结:冰是硬硬的、冰是冷冷的、冰是光滑的、冰握在手里是会融化的。
    三、小实验:观察冰块的变化
    ①摸摸两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每杯水放进一块冰,引导幼儿比较、观察冰块变化。
    ③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小结:冰在热水中融化的比在冷水中快。
    四、活动延伸
    1.到户外观察早上到冰的地方看看,冰是否有变化。
    2.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
    教学反思
    冰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活动中通过让孩子们冰、玩冰,让幼儿与冰亲密接触,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亲自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更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动脑筋想办法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得到了拓展,我觉得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冰是凉凉的、硬硬的、光滑的、透明的,易融化的、易碎的,为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篇4
    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