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等
第一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和《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观潮》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走月亮》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花牛哥》全诗写出了花牛的四种形态;《繁星》描写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中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
教师提问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课文,重点来学习了“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谁愿意来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边读边想画面”给你带来的阅读感受呢?
        预设1:在之前读课文的时候,我就是看见什么读什么,看见什么文字读什么文字,心里只想着读正确、读流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尝试着一边读,一边去想象。
      预设2:我努力做到口中有文字,心中有画面。想着想着,画面就出现在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了。
    2.思考
教师:请朗读阅读交流平台的文字,思考三个问题:(出示课件2)
A 交流平台告诉我们想象画面,可以从几个角度展开?
B.  哪些句子是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
        3.交流
看到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听到的: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闻到的: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4.教师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不断运用这种方法,形成习惯。
、词句段运用
(一读词语,想画面(出示课件3)
1.借助拼音自读,把词语读正确。
2.指导学生朗读并比较两组词语,发现异同。
预设
相同点:都是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不同点:第一组形容声音大,第二组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3.教师提问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走月亮教案?读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4.全班交流
5.积累词语
二)选事物,用词语描绘(出示课件4)
1.指导学生朗读“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体会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
2.指导学生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左边的一种事物。
教师举例:爸爸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烟花,忽然这烟花飞上了天空,只听“啪”一声,天空中顿时开了一朵五颜六的花。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举例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这个板块的意图,从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同学们,你们能尝试着用右边的词语,来选择左边的一个事物进行描绘吗?
预设忽然,雷雨突降。顿时,闪电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预设:小狗在院子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过了一会儿,爬起东瞅瞅,西看看,好像要活动一下筋骨。一会儿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3.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事物,县口头描绘,再写下来。
4.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阅读右边的小贴士,明确书写要求。(出示课件5)
2.出示书写范例,引导学生结合书写要求,观察这段话的书写特点。
3.教师提供文字,学生练习书写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密密麻麻的星星。
4.学生按照书写要求进行自评、互评,并根据评价进行再次练习。
、日积月累(出示课件6)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古诗读正确,重点关注“柴、返、读音。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读音为“zhai四声同“寨”,是栅栏的意思,鹿柴是个地名。
但:
返景:夕阳返照的
3.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幽静。引导学生调动听觉,仿佛耳边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调动视觉,仿佛看到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苔上。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直指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通过想象画面理解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有效路径。
4.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