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认识负数
课时
2—1负数的认识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教学例1
1.出示温度计,了解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氏度,是欧美国家常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
2、出示例一
(1)让学生说说三座城市温度。
(2)认识正负数的读写
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或20摄氏度,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
“+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20,书写时在20前面加一个“-”。(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三亚的气温是+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4、练一练
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哈尔滨:零下12℃,漠河:零下30℃,海口:零上30℃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提问:这两种写法你有什么看法?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海拔高度到底是和什么相比产生的高度?
(2)学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0在这里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知道它特殊在哪里吗?
(3)通过自学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吗?
(4)例2使你还有什么收获?
2、练习一第2题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于海平面3260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22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四、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
2、练习一的第1题
3、 练习一的第3题
4、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5、完成练习一第四题
五、全课总结:
(第  篇)
课    题
认识负数
课时
2—2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 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应用负数,体验负数。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体验负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情景导入。
1、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知道像零摄氏度以上或以下、海平面的以上或以下等,都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
二、新知学习。
1、 学习例3。
谈话:张阿姨开了一家服装店,老师收集的服装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出示统计表。
(1)观察表格,你读到了哪些数据,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这里的正数和负数表示的盈亏情况一样吗,你知道盈和亏分别是指什么意思吗?
教师说明:习惯上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3)再来观察表格,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呢?
(4)你认为这家服装店生意总体情况怎样,为什么?
2、试一试。
1、谈话:想了解这个服装店下半年的盈利情况吗?请根据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2、学习例4。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方向。
(2)提问:从平面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呢?(公园在学校的西面2千米,邮局在学校的东面2千米,)
(3)讨论:
①如果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千米,可能到什么地方呢?
②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呢?
(4)思考: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2千米可能到什么地方?请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小结:通过例三和例四的学习,我们应该有所收获:正负数经常被用来表示生活中一对相反的量。 如例三中的盈利和亏损,例四中的向东对向西,向南对向北。
3、练一练:
蓝线框出的数表示什么?
4、练习一的第5题。
5、第6题
6、第7题
(1)教师逐步画出数轴,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过程。
对照数轴:让学生观察:正数、负数离0越近,大小有什么不同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2)如果从0开始,向东走1步、2步、4步,到达的位置用数轴上“0”右边的点及相应的数1、2、4表示,那么向西走1步、2步、5步,到达的位置应该用“0”左边的点及相应的-2、-2、-5表示。 
7、 第8题,
三、知识介绍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是哪个国家吗?
2、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相关知识。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用到负数呢?
(第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