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基本内容,对校园欺凌零容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拒绝校园欺凌。
  教学过程:
  一、导言: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直面欺凌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
  二、什么是校园欺凌?
  1、视频导入:你看到了什么?
  师:在进入今天的课题前,请大家先仔细看一段视频。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构建和谐校园  (播放视频:昆明官渡县某中学初中11名男生殴打本班1名女生。)
  师:同学们请说说你们看到的内容,谁先来?
  所以,我们要拒绝校园欺凌。因此,我今天的主题班会是: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大屏幕显示标题)
  2、思考并讨论:什么是校园欺凌?
 
  师:所以请同学们注意了,以后不能轻易骂人了,因为这也是一种欺凌行为。
  三、为什么有校园欺凌?
  1、现场调查:你见过或经历过校园欺凌吗?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一起来看两个案例。
 
 
  师:现在再回到这个案例,案例中杨岳的朋友吴某、周某和蔡某本身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后来却应杨岳的要求参与了斗殴。所以这也是欺凌事件中的另一个原因,即: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帮同学出气,成为欺凌行为中的帮凶。
  (屏幕出示“3、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参与校园欺凌,成为欺凌行为中的帮凶。)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下校园欺凌发生的几点原因。(屏幕出示:1、2、3)其实除了以上几点原因外,还有几点原因也是诱使施暴者主动进行欺凌行为的原因。
 
  自觉抑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进行斗争。
 
  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能够勇敢地与校园暴力做斗争。
 
  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
 
  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暴力。
 
  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体验、感受。
 
  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
  一、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思考:
  1、什么是校园暴力?你遭遇过校园暴力吗?
  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和课文介绍回答。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板书)
  2、学生阅读“专家访谈”后回答。
  讨论: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
  校园暴力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板书)
  3、校园施暴者的构成主要是些什么人?
  学生: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爱歧视的学生;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关爱的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压制,无处发泄的学生……
  4、社会、学校、我们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校园暴力必须被制止。
  想一想: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学生回答。
  (一)对策一:从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要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小讨论:
  暴力容易发生的时间:上学或放学学生回家途中。
  暴力容易发生的地点:偏僻地角落。
  容易遭欺凌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弱小的学生。
  暴力发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诉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公安机关;伤势严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对策二: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