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事件的波澜之情节突转
作者:范志成 林长福
来源:《青少年日记》2017年第08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多变的,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情节突转。突转是叙事文章征服读者的写作技法之一。美国著名评论家约翰·盖利肖说:艺术家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造成充分的感情效果和感情的力度,去攫住欣赏者的心。他还说:如果你希望读者喘不过气来,你就要用一个会使她们喘不过气来的冲突的危局。(《小说写作技巧20讲》)
        突转就是情节突然偏离初始情节或是读者猜想的方向,转到其他方向去了。突转有反转、偏转之分。反转是指构思情节时用故事去麻痹读者的注意力,诱使读者作某个特定方向的想象,但情节却没有向读者设定的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而是出现逆转,逆转到读者始终没有想到的相反的方向。如:
        “张山,你干的好事。王小鹏一脸严肃地站在我面前。
        “意外收获糟了,一定是为了昨天的事,看来今天非得挨揍了。王小鹏可是班上出名的。我忐忑不安地站起来,时刻准备着逃走。
        “你昨天做了一件好事,真的感谢你。王小鹏笑了笑。
        我一下子懵了,不知道王小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你的警惕性很高。那个人真的是骗子,在多所学校行过骗,现在已经被派出所抓住了。
        “天啦!
        原以为王小鹏要揍自己,读者也认为是这样,结果却是感谢自己,逆转到相反的方向。
        如果一篇文章中如果多次出现反转,就称为多重反转。
        偏转是指情节在发展过程中转到了读者猜想的另一个方向,虽然不是相反的,但却是读者始料未及的,这种偏转同样能对读者产生一种意外的效果。事情的发展方向越是偏离初始方向,带来的意外收获也就越大。如:
        “张山,你干的好事。王小鹏一脸严肃地站在我面前。
        “糟了,一定是为了昨天的事,看来今天非得挨揍了。王小鹏可是班上出名的调皮生。我忐忑不安地站起来,时刻准备着逃走。
        “今天我们一起去打球吧。王小鹏笑了笑。
        我一下子不知所措。
        原以为王小鹏要揍自己,读者也认为是这样,结果却是自己打球,情节偏离到另外的方向。
        一篇文章中情节多次出现偏转,像波浪一样,则称为波状偏转。
        突转是叙事性文章兴波澜的方法之一,它能使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始而让人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继而又会使人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在构思时我们要着力突转,以便使情节波澜起伏。
        【美文展示】
        惊魂一夜
        □杨燕青
        夜静得可怕,什么声音也没有,周围一片漆黑。爸爸妈妈晚上有应酬,都出去了,临走时说如果太晚就不回来了,并叫我睡觉前记得关好门。
        我虽然已经16岁了,但夜里一个人待在家里,还是有些害怕。因为害怕,我不到10点钟便上床睡了。
        “咚,咚,咚——”有人上楼了。我惊喜万分——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知道他们不会把我一个人扔在家里的。我迅速起床,准备开门去。脚步声更加清晰了,接着便听到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我一阵狂喜:爸爸妈妈回来了!刚到门边,却听到抽钥匙的声音,接着又听到脚步声上楼去了,不久又听到开门关门的声音。
        回到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迷迷糊糊就要睡着了,突然又听到一阵吱吱吱的响声。什么声音?难道是小偷?我头发都竖了起来。
        别怕!我鼓励自己,壮着胆子将眼镜戴上,借着从窗户里漏进的朦胧月光,眯着眼睛看了看,什么也没有!
        可是吱吱吱的声音却越来越急促,偶尔还夹杂着砰砰声,难道是鬼?我哆嗦了一下。
        “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呀!我心里默念道。这时一阵冷风扑来,哦,原来是窗户忘记关了,虚惊一场。
        “真是个胆小鬼!我骂道。
        不知过了多久,我又被一阵细细的响声惊醒,仿佛有人在撬窗。难道是小偷?我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不会啊,我家装有防盗网,小区里还有保安。会是什么声音呢?全身所有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仔细听了听,却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一定是哪扇窗户没关紧,我安慰自己。
        我又模模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好像又听到了一阵响声,又好像听到有人喊抓小偷。
        一觉醒来,已是早上九点。我长长地嘘了口气:总算平安度过了这一夜。穿好衣服,走上阳台,发现防盗网被撬开了!难道昨夜真的进了小偷?急忙走进爸爸的卧室,发现爸爸的书柜被打开了,放钱的盒子扔到了地上。
        “这下完了,爸妈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就这样没了。小偷真可恶!我忿忿不已。这时候,听到有人敲门,我高兴极了——爸爸妈妈总算回来了!
        “来了,来了!打开门,却是两位警察带着一个人。
        “有事吗?我紧张极了,不会是爸爸妈妈出事了吧。
        “你们家昨晚有没有失盗?
        “啊?有……有啊!
        “这是他从你们家偷的,请你点一下,再签个名。
        “真的?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谢谢,谢谢,警察同志!
        “不要谢我们,要谢就谢小区的保安、居民,是他们合力抓到的。
        “——”
        【点评】
        本文在陈述事件时运用了突转,既有波状偏转,也有多重反转。
        偏转有四处:听到脚步声,以为是爸爸妈妈回来了,这是初始情节,也是读者猜测的方向,但结果却是邻居走错了门,偏离了初始情节,也偏离了读者猜测的方向。听到吱吱吱的响声,以为是鬼,却是窗户没关紧,是偏转。早上听到有人敲门,以为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开门后却是警察,也是偏转。担心是不是爸爸妈妈出事了,却是带着小偷核实情况的,也是偏转,四处偏转合起来就是波状偏转。
        反转有两处:第二次听到响声,以为又是哪扇窗户没关紧,不会是小偷,早上起来庆幸自己平安地度过了一夜,却发现失盗了,是反转。以为丢失的东西不到了,警察却送还了失物,丢失的东西失而复得,也是反转。两处反转合起来就是多重反转。
        设计情节的突转时要注意三点:一是突转有时要与伏笔配合使用,不然就可能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例如文中爸爸妈妈没回来,前面就交代了如果太晚了就不回来了;再如失盗和丢
失的东西失而复得,前面就交代了朦胧中听到有人喊抓小偷。没有这些伏笔,后面的情节就会失真。二是要得自然,不露痕迹,不能为了使情节有波澜而没有理由地突转。三是在一篇文章中尽可能多一些突转,这样才能使文章一波三折。
        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