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2.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感受人类精英活跃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从而修身整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
3.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通过自主朗读,学习在语境中掌握文章句义和方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4.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词句,把握好口语和书面语特征,掌握演讲稿和书信写法。
2.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掌握举例、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理清行文思路和说理方法。
3.感受人类精英活跃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从而修身整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由“价值辨析”主题内容构成。
《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深刻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敬业与乐业,并触励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信,同时也是说理文章的典范。他在文中高度赞美东方文明,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表达了爱憎鲜明的观点。
《论教养》一文,从题目中的“论”字,即可知这是一篇议论性文章。作者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活泼灵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此文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引人深思。
《精神的三间小屋》也属于议论性文章,思路清晰,结构明了。文章开篇引出“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话题,之后论述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的必要性,从修建精神的小屋上升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
本次写作是“观点要明确”,告诉我们观点是明确的判断句,写作议论文文章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将观点凸显出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要认识“自强不息”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学习自强不息的人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韧性,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单元教学方法:
从整套初中教材来看,议论性文章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如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但是“议论性文章”的提法以及相关知识以单元学习重点的形式出现是第一次,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传统语文教学中常说的“议论文”,侧重指典型化的议论文,如吴晗的《谈骨气》就属于论点鲜明且在文中直接标明,同时层次清晰、论证过程一目了然的典型议论文。这类议论文虽然典型、易于把握,但在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议论性文章类型。像本单元的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书信,《论教养》和《精神的三间小屋》是说理为主的散文,它们和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典型议论文并不相同。即便是《敬业与乐业》这样看上去“议论”比较典型的文章。
2.能区分论题与论点,区分观点和材料。论题是作者要议论的问题,而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和观点。比如《论教养》,文章的题目表明了论题,即作者要谈论和教养有关的内容,但是具体的观点是什么还
不清楚,需要阅读全文后才能知道:真正的教养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当然,论题和论点的关系很紧密,通常可以根据论题,到论点。比如《敬业与乐业》,文章的题目点明作者要讲的问题,聪明的读者根据这个论题,可以很快到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到了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那么材料就比较容易了:证明观点的道理、事实、数据、图表。
3.与第五单元(议论文单元)形成勾连。本册书有两个单元与“议论”有关。第一个即本单元,其中既有“议论”得比较典型的《敬业与乐业》,也有“议论”得不那么典型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神的三间小屋》;另一个即第五单元,该单元既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的驳论文章,也有《怀疑与学问》等从正面立论的议论性文章。教学中要根据两个单元文章的特点,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做出整体规划和合理安排,形成梯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