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双减” 适合当下
2022年春季部编(统编)人教版春夏秋冬课文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遵循教育规律,立足长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双减”工作方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尽情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到自己的信心,到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能力。抓好课堂主阵地,全面提升课堂效能。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承担母语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增效”功能。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要求,同时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二、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在我所任教的一年级2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男女生比例均衡,有2位转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基本完成了幼小过渡。上学期,孩子们的汉语拼音掌握得较为扎实,为本学期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孩子们写字姿势较为标准,个别孩子的握笔姿势还需要纠正。
经过一个学期的“双减”探索,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通过课堂上有效练习,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孩子们普遍都乐观开朗、自信满满。与此同时,通过特阅读类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主动阅读的兴趣;通过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自我,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
“双减”的前提是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负担要想减下去,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加”起来,这是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的提升。
本学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将本学期,我将继续推行阅读计划,保持每个孩子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同时,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的兴趣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长远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2022年春季部编(统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共8个单元,包括2个集中识字单元和6个课文单元。其中,集中识字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等形式,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通过集中识字的方式,完成93个识字任务;6个课文单元,每单元3-4篇课文,共21篇。
每个单元的后面编排有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灵活安排常用字,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认识54个字),“字词句运用”(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和句式,适度拓展、综合运用),“书写提示”3次(学习笔顺规则,强调重视书写,打好写字基础,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写字习惯),“我的发现”2次(鼓励学生发现汉字规律,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提高识字率和发展识字能力),“展示台”2次(提供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世界,在生活中学语文),“日积月累”(集中安排了古诗诵读、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内容),“和大人一起读”(选编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是幼小衔接,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
本册教材共编排“口语交际”4次,编排在第1、3、5、7单元课文的后面。
在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后面,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方便于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采取了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穿插的形式,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单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同时,新教材大幅度更新了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采取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课后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单元初步分析
第一单元:围绕“识字”主题,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四课识字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第二单元:围绕“爱”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四篇课文等。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
第三单元:围绕“快乐”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单元:围绕“亲情”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端午粽》《彩虹》四篇课文等。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五单元:围绕“识字”主题,编排了《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四篇识字内容等。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理识字,近反义词、“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诵读经典文化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第六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三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可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