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探寻人生哲理学习超然豁达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①学习目标4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学法引导:
  了解背景→想象意境→感悟思想→深情诵读→探寻哲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收集信息:苏轼重要经受、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两遍,留意读准下列词语及句子:
  宫阙(que)绮户(qi)朱阁(ge)______婵娟(chan)琼楼(qiong)不胜寒(she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总结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品读文章(揣摩语句、想象意境体、会的心情)。
  有感情诵读两遍,然后在组内展现比读,评出朗读最有韵味,最有感情的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现。
  四、心灵体验—转变角、走进情境、感悟思想:以苏轼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叙述此情此景沟通读书心得:
  展现沟通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曲,同学展现读:①同学单人配乐朗读,同学点评,老师点拨(语速,语调,重音)。
  ②男生配乐读上阙,女生配乐读下阙。
  二、由背景介绍到文章解析:
  1、以苏轼自述的方式有感情地描述情景
  2、解释重点词义:
  达旦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
  3、概括词主要内容,从词句中探寻思想感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5、背诵此篇
  三、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最富浪漫颜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光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寄予了人类多少美妙的抱负和向往。当你在一个舒适的夜晚,仰视明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放飞思维、以“月亮”为话题进行作品展现:
  ①借月抒怀的诗篇
  ②借月抒怀的歌曲
  ③画一幅画,体现一种意境
  ④说一段美丽有哲理的话体现一种思想
  四、学习心得: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想: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索。
  教学层次:
  一、朗读词文,整体感知;
  二、借月抒情,走进词境;
  三、名句重读,读懂词情;
  四、拓展体悟,读透词心。
  一、教学导入
  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爱。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爱。有人说,中国人任凭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日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二、诵读品尝
  1、字正腔圆地读。留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精确     。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示留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同学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需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老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从小序入手,问词中借月亮来抒怀怎样的情怀。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赏析并诵读上阙中的前几句。(补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
  以“不关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对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的对话练习,来充分理解怀子由的离愁别绪。
  ③“兼”字告知我们举杯对月,还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没有介绍,下面老师也给大家读一次《水调歌头》,你从词中去发觉。(配乐朗诵)
  ④赏析上阙,抓住“不知”“归去”读懂词人借月怀的内心祈愿,从“欲”“恐”的冲突中,理解的理想及遭受,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⑤是否始终陷入这样的幽愤与伤感中?从哪些词句中可读出来?(古难全;但愿)
  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理解: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圆满,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妙的祝福———盼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妙的月光。)
  三、体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给大家。
  比较诗句: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但愿人长期,
  千里共婵娟。
  问:比较中发觉了什么?
  (有相像或相近的地方。原来《水调歌头》的问月、舞月、愿月是从“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诗中继承而来,借月亮来抒怀的词作中它确是属于顶峰之作了。)
  2、同学们,这让我想起评论家周啸天的一句话:“向上看一首诗的继承,可知推陈出新之
妙;向下看一首诗的影响,则可见其衣被百代之力。”词中的更妙处且不论说,就来看看它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动词,该读披,披及的意思,换一个成语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过它为什么会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吗?
  (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一位从失意冲突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暖和与美妙,安慰着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装着美妙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
  3、评述中接着还有一句“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
苏轼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