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包含一篇精讲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以及“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和“语文园地”。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教学目标层层推进,增强整组教学意识。要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按序分解教学梯度,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再尝试运用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逐步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二是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三是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学习的快乐。
1 / 11
2 / 11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优质教案
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会写“准”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重点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难点
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3 / 11
1.生字学习
“暴”字,“日”“共”要写得扁平,且撇捺要舒展,“氺”要与“水”区分;“壁”字上下结构,“土”宽而扁;“饱”字,左窄右宽,字形饱满;“漂”字中的“覀”要写得扁平一些;“晒”字中的“西”笔画没有变化,不要多写一横。
2.根据旁批,学习预测
边阅读,边预测。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预测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
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比如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感知“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存在的语言张力。结合第1、3自然段对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写感受老屋之“老”,进而预测老屋心里想着“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却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而后要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其他同学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预测的。一般而言,针对题目的预测,依据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规范的表达极其重要。理解课文时,请学生根据已发生的故事,结合故事的过程与结局,对下面的故事情节进行预测,真正让学生的学习从“学过”“走向”“学会”。
1.预习提纲
(1)预习课文,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熟读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
(3)观察文中的插图,看懂老屋的神情。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4 / 11
课时目标:
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会写“准”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一、看图猜想,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和下面的导语: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引发学生回忆: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吗?老师这有一些童话故事的插图,你们能根据图片,说出这个故事的名称吗?
2.总结:同学们知道的故事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插图,你们来猜猜讲的是什么故事。
3.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4.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解题:
(1)(学生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多音字“倒”。
预设:“倒”是多音字,读音有:“dào、dǎo”,本课是总也倒(dǎo)不了的老屋。
(2)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老屋活了多少年了?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运用看图猜故事名称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过的童话故事。图片与故事情境的创设,很容易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能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图猜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的乐趣。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
5 / 11
丑小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