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分数线会更高吗_考研国家线
  2023年考研分数线会更高吗
  2023年考研分数线预计不会太高,国家线也是有极限的,并不是报名人数越多,国家线就会一直往上涨,理论上的极限就是正常人能力的平均上限。
  考研国家线不是绝对的当年考生的平均分,还要乘以各种乱七八糟的系数,但是和考生的平均分是有关系的。当到达一定分数上限的时候,就不会再涨了。
  近年来,考研国家线变化比较大,如教育学、体育、应用心理、图书情报、会计、审计等专业,连续五年持续上涨,分数线越来越高,2023年可能趋于平稳。
  2022年考研国家线参考
  考研时间2022考试时间
 
  考研国家线怎么划分
  1、考研总分
  高数150分,英语100分,专业150分,政治100分。
  2、考研分数与科目透析
  (一)中国的考研总分是:500分
  (二)各个课程分数(考研是考四个课程的内容)
  1.政治:100分
  2.英语:100分
  3.数学或专业课:150分(这考数学,抑或专业课是根据你选择的院校和科目而定)
  4.专业课:150分
  每课试卷结构
  1.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2.英语:(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3.数学:理工类考数一或数二、经济类考数三。
  (1)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2)数二: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3)数三:高数78%、线性代数22%
  4.专业课:这根据院校及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试卷结构。
  3、最终的考研录取分数算法
  初试分数=4个课程的卷面分书的和;
  复试分数=考试课程的卷面分数的和+面试考官的分数总和的平均分;
  考研总分:初试分数__所占比重+复试分数__所占比重+听力=考试后所得总分
  2023考研情况
  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为2023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笔试时间。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3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继续缓慢增长,达到474万人,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和2022年增长21%的增幅相比,增长率大幅下滑,报考日趋理性。
  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2021年则达到了近120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翻倍。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
  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
数56万,2021年则达到了近117.65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近一倍。
  2022年7月,教育部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新增135多个硕士点,其中专硕占了65个,占比48%,接近五成。而在新增学位授权点中专硕占比则超过七成。
  2023考研情况分析
  (1)供求关系:报考人数在增长?录取人数也在增长?
  主观上考生们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客观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近些年来考研报考人数持续增长,每年的涨幅在30-50万人,而去年创历史新高增加80万考生。
  今年有点出乎意料,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和2022年增长21%的增幅相比,增长率大幅下滑。
  当然随着报考人数的不断增长,录取人数也是在逐步增加,但远不到报考人数的一半。近年来报录比例平均到达3:1,也就是3个人里只有1个录取的,竞争依旧十分激烈。
  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的报录比也会保持在3:1以上。
  (2)招生人数如何变?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对比2022年,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可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
  不过为了应对这种严峻复杂的就业升学形势,教育部进一步持续扩招研究生也是必然之举,但经历过、2021、2022年大幅度扩招后,想必今年不会再度大规模扩招。
  (3)持续扩招一定对统考有利吗?
  扩招无疑是有利于更多的人考上研究生,但是并非所有的考研人都会受益。
  院校招生结构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今年由于教育部改革的号召,院校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招生调整。多所高校纷纷发布公告:将进一步扩大推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这对于“考研党”而言,在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推免生的比例提高了,留给他们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考研的竞争进而愈加激烈,通过统一考试“一战成研”进入名校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同时院校的教育改革方向,倾向于专硕、非全日制专硕(即在职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今年部分高校专硕停招全日制,转为非全日制招生,也是今年一个显著变化。
  因此我们说,持续的扩招并不一定对所有统考生都有好处。相对而言,学硕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专硕、非全日制专硕的录取难度则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