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师用书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四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对本册教材作简要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
全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部分。“识字学词学句”每部分4课,安排在每部分之首。接着是“看图学文”“课文”。“看图学文”每部分两课,共4课。“课文”每部分11课,共22课。每课之后有练习,每组课文之后安排复习。写字和口语交际安排在复习之后,自成系统。本册教材第一大部分全文注音。第二部分生字注音,以体现向中年级的过渡。本册教材的生字分两类,方格里的是要求学会的字,两线之间的是要求认识的字。课本后附全册要求学会生字的生字表。
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安排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图,以加强和课文的联系,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要求
(一)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学会340个生字,认识12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认读,不抄,不默,不考。
(三)复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四)继续学习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五)能借助汉语拼音,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
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第四册《自读课本》和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号、句号、叹号、问号、引号。
(六)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写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写自己想写的话。能在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七)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听后能复述下来。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一)识字学词学句
本册教材安排8课“识字学词学句”。分为两组,每组4课,学习要求学会的字100个,要求认识的字38个,学习带有生字的词语400多个,学习句子约50个。
“识字学词学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1课,安排有8幅照片,介绍祖国最有特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有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黄果树瀑布,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等。下面是句子“我们祖国山清水秀,我们祖国历史悠久。中国人民欢迎您——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方面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图下的词语、句子识字。又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1课,借助图画学习部首字,为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打基础。
2.形声字归类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2课、识字学词学句(二)第3课,共安排27个要求学会的字。要学会的字都是学过的基本字带出的音相同、形相近的字。同时出现词语和句子。这种形式,易学易记。
3.在韵文中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3课,把常见的姓氏,编成韵文,在读、记韵文的过程中识字。如:
古 月 胡,口 天 吴,
弓 长 张,立 早 章。
双 口 吕,双 木 林,
三 横 王,草 头 黄。
4.通过二十四节气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4课,安排了24节气的名称,有关节气的农谚,使学生了解简单的农业气象和农业知识,同时识字、学词、学句。
5.查字典识字。学习部首字以后,接着安排用常用部首来识字。如,“穴”带出窝、帘,“足”带出踩、踢,“皿”带出盆、盘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借助部首字学习同部首的字,另一方面为学习部首查字法进一步打基础。
6.在认识反义词、读警句中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4课,安排8组反义词,同时出现带有反义词的警句。
如:
进——退tu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成功gōng——失shī败bài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在识字、学习反义词的同时,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既有助于理解反义词,又能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
安排多种形式识字,目的在于编排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在教学中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这部分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少讲,不要在理解析句上浪费时间。教师在完成课本中的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使学生做到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以便认更多的字,尽早用汉字阅读。
(二)课文
本册教材共安排26篇课文,包括4篇看图学文,4首古诗,其余18篇是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体裁的课文。新入选的课文有:《小黄鸡的故事》《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北京亮起来了》《妈妈的爱》《校园里的画》《画风》《清澈的湖水》。4首古诗除《所
见》外,也都是新入选的。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课文内容包括爱祖国、爱首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等,有助于扩展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想象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如,《清澈的湖水》是讲环保的,《小黄鸡的故事》是讲爱护小动物的,《校园里的画》是讲现代儿童生活的,《画风》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识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6篇课文中共出现要求学会的字240个,要求认识的字82个。
课文中的识字教学,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生字的多少难易,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在读讲课文前学生字,也可以放在读讲课文后学,还可以一边读讲,一边提出生字来学。可以将识字分步走,在初读课文时解决字音,结合理解课文解决字义,最后联系学过的字记忆字形,并结合写字训练进一步巩固字的音形义。指导识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重点、难点,采取多样的形式巩固识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认识即可,不要拔高要求。
词句训练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过程中要重视词句的理解和运用;在读讲课文的过程中,重视运用指导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要重视背诵。要鼓励学生自觉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词句教学要避免以词解词,甚至抄、背词语注释。
要加强朗读训练。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朗读训练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朗读训练要有层次。首先是读通。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层次是读熟。用普通话读出句子的停顿,了解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层次是读得熟练,读出情感。如果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每次朗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不要盲目地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看图学文是课文的另一种形式。它借助图画表现课文的内容,体现了图和文的紧密结合。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图中所表现的事物,培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思维。看图学文教学应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充分利用图文互补的优势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课后练习和复习
这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与修订前的教材比较,首先是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以前的课后练习重在理解内容,所以理解课文的题目较多。新教材的练习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如,学了古诗《咏柳》,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再说说柳树是什么样的。又如,《称象》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方法?”课后练习还注意体现自主性、灵活性。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把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句子演一演。
第四册课本加强了写话练习。写话一般都安排在课后练习中。如,古诗《咏柳》课后要求学生用两三句话写出春天柳树的美。《小黄鸡的故事》课后提出“写几句话夸一夸梅梅。”《妈妈的爱》课后要求学生“说说妈妈对你的爱,再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黄山奇石》课后引导学生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说一说,再选一个写下来。《狼和小羊》课后让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写出其中的一种。”
这些写话练习,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写话能力,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认识能力。
在写话练习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他们写出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自己想说的话。教师不必有过多的限制。讲评学生的写话练习时,应以鼓励为主,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于写话中出现的错别字,要鼓励学生查字典解决。
本册教材共编排8个复习,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复习的内容有巩固汉语拼音,复习音序查字法,学习部首查字法。较多的是词句训练,阅读短文和写字训练。
巩固汉语拼音的形式有:区分声调,区分平、翘舌音,区分大小写字母的练习,还有借助拼音分辨多音字的练习。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音特点进行训练。达到熟练拼音,读准字音,帮助说好普通话的目的。
字词句的训练,有偏旁归类,写出相同偏旁的字,有容易写错的字归类练习,有形近字、形声字比较,写词语的练习。还有比较句子、读写句子、看图写句子以及给句子加标点的练习。每个练习中有一题是专门复习要求认识的字。教学中应根据要求进行练习,切实收到应有的效果。
阅读训练,每个复习中安排一题,有读古诗、儿歌、诗歌、名言警句、故事等。目的是增加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学中
要求学生读通、读熟,有的还要求背诵。对复习中的阅读材料,教师千万不要讲解。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引导讨论或适当点拨。
每个复习的最后是写字训练。每次一般要求写6个左右字形结构基本相同的字。训练学生遵循写字规律,写好字。写字训练在复习中自成体系。教学时应单设写字课,要加强写字指导,要讲清每个字的特点,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让学生描红。同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每组课文之后一次。内容有“压岁钱怎么用”“在家里”“保护有益的动物”“应该帮助他们”“我该怎么办”“小熊真可爱”“怎样过‘六一’儿童节”“我们的成绩”等。每个口语交际都有图,提示了交际的话题,图下有启发性的问题,提示了交际的要求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