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吟诵
1、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以某种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的。其声音形式与意义关联甚大。文学作品的声音形式分四种:唱、吟、诵、念。不独汉语。
唱:有曲调,目的在曲。
吟:有曲调,目的在词。
诵:没有曲调,是口语的艺术化。
念:没有曲调。口语方式。
2、文学作品的意义绝不是狭义的语义(普通音质),所以,世上绝少有用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是唱、吟、诵的方式。昆腔以前的唱法基本失传,而中国的唱与吟的音乐特征是一致的,所以以吟法代替唱法是最接近歌诗原貌的。其余以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更毋庸论。
4、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统一。以下是我的概念:
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有唱、吟、诵、念四种形式。对汉语而言,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
吟咏与诵读都是汉语传统的诵读方法,自三千余年前的先秦,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诗文的创作规则来诵读的。吟咏与诵读的唯一区别就是吟咏有曲调而诵读没有曲调。(古人多言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咏与诵读以文体区别;现在我们以有无曲调而区别。)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吟诵汉诗文。日本尤其发达。
中华吟诵即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吟诵,并特指古代教育系统(私塾与公学)的吟与诵,即私塾调。
5、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吟诵的,创作、欣赏、学习,都用吟诵,诗词文赋,都可吟诵。用什么方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因此白话诗文当朗诵,而古诗文当吟诵。
三、怎样吟诵?
1、吟诵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其依字行腔远比戏曲民歌严格。
2、近体诗词、骈文赋吟诵为一类,古体诗文赋又为一类。前者讲究格律,后者讲究文气。
3、自然发声,运气摇体,腔音唱法。
4、曲调可学可创,终以自成曲调为上。
四、吟诵是传统的学习方法
1、汉语诗文吟诵有数千年传统。
2、诗词文赋皆可吟诵。
3、吟诵是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能。
4、吟诵不是表演艺术,而是自娱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
5、吟诵是建立在作品细读的基础上的,是对作品的揣摩,是与作者的沟通,须反复涵咏,因此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6、吟诵是即兴的。
五、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1、吟诵符合汉语的特点。
2、吟诵体现着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
3、吟诵是诗乐传统的典型体现。
4、吟诵是培养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六、吟诵的系统
1、吟诵是中国音乐体系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
2、吟诵在北方是官话系统,南方是方言系统。
3、吟诵都是文读系统。
4、吟诵的曲调系统与音乐系统相似,与当地的宗教音乐、民歌、戏曲曲艺、琴歌等音乐曲调都可能有互相影响的关系。
5、吟诵的曲调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同一地区的比较接近。
七、吟诵的价值
1、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
2、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手段。
3、吟诵可以恢复诗乐传统。
4、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或可使当代中国人活得更有信仰、更有价值、更有幸福感。
5、吟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
6、吟诵也是健身手段。
7什么是近体诗、吟诵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