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的做法和材料
粽子的材料准备
粽子的步骤
1.糯米泡水五个小时。
2.咸蛋黄肉粽:糯米加生抽老抽拌匀。
端午节的粽子
3.准备肉,加料酒、生抽、老抽拌匀腌制30分钟。
4.准备粽叶,包粽子:先放糯米、蛋黄、肉,再盖上糯米。
5.红豆浸泡5小时、黑糯米跑5小时、大黄米浸泡2小时。
6.绿豆、糯米混合、红豆糯米混合、黑糯米白糯米混合、大黄米与糯米混合,拌匀。
7.包黑米粽子。黑糯米加白糯米。
8.绿豆+糯米。
9.豆沙粽子:糯米与豆沙。
10.紫薯蜜枣粽:糯米、紫薯、蜜枣。
11.粘米蜜枣粽:大黄米、蜜枣。
12.红枣红豆粽:红豆、红枣、糯米。
13.五彩粽:腊肠、香菇、虾仁、生抽、老抽拌匀。
14.与糯米混合。
15.包入粽叶内。
16.鲜肉粽:糯米加入老抽拌匀。
17.猪五花肉,淋入料酒、生抽、老抽、蚝油拌匀腌制30分钟。
18.将调好味的糯米、五花肉包入粽叶内包好。
19.八宝粽:绿豆、红豆、薏米、黑米大白豆、花生浸泡五小时。
20.泡好后加入葡萄干、红枣匀糯米混合。
21.包粽子
22.煮粽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煮1个小时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
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具有厚重
的历史感,深受人们的喜爱。2021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
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南朝梁开始还出
现药食合一的粽子,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
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一、心血管病患者不宜:因为粽子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较多,属于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
脏负担及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二、胃肠道病患者不宜: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
的病人若吃多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三、老人和儿童不宜: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
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糖尿病患者不宜: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
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时
有生命危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