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木兰诗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木兰诗原文带拼音
       
       
       
       
       
可汗
       
       
bìn
pèi
地走
理云       
       
       
       
【答案】kè hán;zhù;yān;shuò;tuò;jì;bàng;jiān;鬓;辔;雌;姊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鬓”和“辔”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2.填空。
(1)《木兰诗》选自              编的《乐府诗集》,这是       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的妹篇是                 
(2)这首叙事诗以       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       ”“赴戎机”和“       ”“       ”五个情节。
【答案】(1)宋;郭茂倩;南北朝;《孔雀东南飞》
(2)时间;辞爷娘;见天子;还故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古诗文情节的理解。第一小题,作家作品的识记,
只需要熟记即可。第二小题,古诗从木兰在家叹息、代父从军刀再回故乡,是按照时间顺序为线索。情节概括要看题中给出的模板,三个字动宾短语。根据诗歌情节很容易概括。
故答案为:⑴宋、郭茂倩、南北朝、《孔雀东南飞》 ⑵时间、辞爷娘、见天子、还故乡
【点评】⑴  对于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没有技巧,考生必须要熟记。⑵把握诗歌结构和情节内容,必须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回答,回答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不可仓促盲目。
3.《木兰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答案】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解析】【分析】《木兰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诗词内容的掌握情况。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可汗(kèhán)    头(pèi)      鞍(jiān)
B.啾(jiū)        气(suò)    山(yān)
C.云(bìn)        金(tuò)        机(zhù)
D.红(zhuāng)    军(tiě)        地(bàng)
【答案】B
【解析】【分析】ACD无误;B“朔”应读“shuò”。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读准字音,考生复习时要根据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字,能够准确地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能分辨常见的字音误读类型,如社会因素干扰字、形似误读字、多音误读字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愿为鞍马(买)  东买骏马(集市)
B.出相扶将(外城)    闻女叹息(只)
C.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
D.赏赐百千(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答案】D
【解析】【分析】“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十二卷”指很多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东市/买/骏马    B.关山度/若飞
C.壮士/十年/归    D.可汗/问/所欲
【答案】B
【解析】【分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关山/度若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谓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⑤关联词后面要停顿;⑥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印宝岛万人行”首发团的一千余人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B.这份试卷的第一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C.他有一个习惯,只要登山,必定要登峰造极
D.奥运会上运动员摘金夺银的一个个精彩镜头让人回味无穷
【答案】D
【解析】【分析】A巧夺天工,是指人为而不是自然.B小题大做,比喻小事情当大事情处理.C登峰造极,是比喻学问、技能达到最高境界.ABC成语都使用不当,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8.(2022七下·宜兴月考)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土地的誓言》一文写作时间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哀之情。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C
【解析】【分析】A:正确;B:正确;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通史,故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平时学习时对重要的作家作品要识记,主要作家作品的朝代、作者、篇章的内容不能混淆,也不能张冠李戴。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唐 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字词的能力。
A项有误,应改为:
A:《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项中理解有误,木兰代父从军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C项中所列的数字 百”“十”“十二” 在文中都是约数,不是确指。
D项中对修辞和表达效果分析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字词的能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10.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辞爷娘去       
闻女叹息       
③出相扶将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       
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⑦军书十二卷       
⑧赏赐百千强       
【答案】早晨;只;外城;不愿做;北方;记功;很多卷;有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
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郭”的意思是“外城”,“强”的意思是“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