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则千古佳话,表现了⼥才⼦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下⾯是分享的⽂⾔⽂:《咏雪/咏雪联句》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咏雪/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俄⽽雪骤,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未若柳絮因风起。”公⼤笑乐。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家庭聚会,给⼦侄辈的⼈讲解诗⽂。不久,雪下得⼤了,太傅⾼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另⼀个哥哥的⼥⼉说:“不如⽐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咏雪译文  内集:家庭聚会。
  ⼉⼥:⼦侄辈。
  讲论⽂义:讲解诗⽂。
  俄⽽:不久,不⼀会⼉。
  骤:急,紧。
  欣然:⾼兴的样⼦。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差,⼤致,差不多;拟,相⽐。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奕⼥: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以聪明有才著称。⽆奕,指谢奕,字⽆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个⼉⼦,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赏析】
  这是⼀则千古佳话,表现了⼥才⼦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传》及《世说新语·⾔语》篇载,谢安寒雪⽇尝内集,与⼉⼥讲论⽂义,俄⽽雪骤,安欣然唱韵,兄⼦朗及兄⼥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之诗才,更在侄⼦之上。按谢朗少有⽂名,《世说新语·⾔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义艳发”,《⽂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出韵起题,侄⼦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种⽐⽅,雪,以其粉⽩晶莹飘散⽽下,谢朗就近取譬,⽤撤盐空中拟之,虽不⾼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边⽆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清⼈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于他兄长的地⽅。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设譬,还在于透露出⼥才⼦热爱⽣活、热爱⾃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正表现出⼥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的称赏,⽽且还受到在场嘉宾的⼀致赞许。这次联句,遂传为⼀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咸池曲,飘飖千⾥飞”。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联句。并不是⼀时之功,刹那灵感,⽽是有她平时深厚的⽂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
⾔语》篇引《妇⼈集》称她“有⽂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部分没有保存到今天。
  扩展阅读:刘义庆相关事件
  刘义庆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幼喜好⽂学
、聪明过⼈,深得宋武帝、宋⽂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部笔记⼩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汉魏⾄东晋⼠族阶层⾔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夫们的思想、⽣活和清谈放诞的风⽓,⽽且其语⾔简练,⽂字⽣动鲜活,因此⾃问世以来,便受到⽂⼈的喜爱和重视,戏剧、⼩说如关汉卿的杂剧《⽟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些发⽣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后世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已。⼤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法来表⽰⼼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