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自主管理探究》
开题报告
土门关初级中学课题组  组长:蔡邦福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农村初中布局调整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是深化教学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规模效益的主要手段。布局调整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自2002年实施布局调整工作以来,已形成“一乡一校”的办学格局,但由于农村区域宽广,且我镇地形特殊,学生集中入学交通安全隐患较大,寄宿制伴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推进应运而生。
2、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均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管,孩子的教育、督促严重欠缺,实施寄宿制能将这部分孩子集中起来,加强教育,强化自主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3、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服务意识、集体主义观念都比较淡薄,寄宿制就是要将独生子女融入集体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管理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服务,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积极推进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实施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重大组成部分,是教育适应我国在跨世纪的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形势的重大举措,也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走素质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有助于探寻农村中学寄宿制办学的自主管理模式。
寄宿制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好寄宿制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验不足,操作性复杂,我校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体系研究旨探究寄宿制自主管理体系化、规范化,我们有信心将寄宿制稳步推进下去。
3、有助于学校办学特的形成。
寄宿制的产生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农民进城打工,家中无人和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困难,那么,充其量它只能是后勤管理,还会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学生也会因枯燥的学校生活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变换角度思考一下,在学校时间相对固定,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下,想要创出本校的办学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课外大量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起来,有条不紊地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实施的话,那么寄宿制就成为创建学校办学特的有效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现象关注较多还谈不上正式研究,特别对留守学生寄宿制的专项研究较少,目前尚少此类的教育专著。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出现,是随本世纪初布局调整的实施而产生的,部分寄宿制学校大多在安全管理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对寄宿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的专项研究比较少。且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由于资金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寄宿制的办学模式多为后勤管理,基本上停留在“吃好、喝好、住好”的层面上。寄宿制管理研究针对性研究不够规范,不成体系;特别是学生自主管理,任然是一项空白。
二、理论、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对教育信息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接受。寄宿为学生提供了主动、能动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活动教学理论。
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应该是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生命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省,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
3、现代德育论。
斯宾塞指出,“人类是完全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教师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该尽量多些。”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
4、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六至九年级实行寄宿,有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可供实验中获得该课题的及时、第一手有关信息。
5、我校在农村寄宿制管理中已有一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
6、本课题组研究成员是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教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在县
、校领导重视科研课题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的大背景下,在实际中尝试、探索、应用、总结,学会探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7、申报的课题与本校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8、本课题已在学校立项,德育主任直接参与、主持,并大力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价值及目标
(1)在现有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寄宿制学校德育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德育校本教研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
(2)充分利用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实际,探索对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自主管理与有效教育研究,总结出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使寄宿生各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
(3)加深全体教职工对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全员参与的寄宿生自主管理模式;
(4)形成有农村特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研究寄宿生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如何对他们进行学生行为习惯与心理咨询。让他们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培养健康心理。
(6) 通过本课题的综合研究,寻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寄宿制 研究思路
本课题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土门关寄宿制初中得实情,分析了学校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探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步是先寄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理论上的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校情研究确立了寄宿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学生会自主管理与宿舍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步对土门关寄宿制初中的实践进行成效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对应措施。
一、2015.3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研究实施方案》
二、2015.4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制度管理,健全各项制度研究。
三、2105.5-7学生活动与学习、生活自主管理策略、途径研究;学生行为习惯与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四、2015.8-11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研究。
五、2015.12结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