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产业论坛
诗意的浪漫
———浅析王维水墨山水画中的“诗情画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曹达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送邢桂州》王维
当我们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去看待王维,去分析他在诗画方面的艺术成就,显然他是不真实的,甚至乎是完美的,总有一种羽化登仙般飘飘然从云雾中走出的感觉。他作为千古闻名的田园派诗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杰出诗篇,“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传诵许久的名句,为他的伟大与才华做了注脚,而在军旅边塞诗方面的大量创作,则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注入了阳刚铁性的硬汉柔情,让我们对于王维诗词方面的世界观的确立和形成有了更为直观和饱满的了解;而真正使王维达到苏东坡口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的艺术成就,无疑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篇和他极富开创性的被后世尊为“南画之祖的”水墨山水画艺术。纵览王维的生平,从青年时期的英姿勃发,积极入世,到中期的人生导师和伯乐张九龄的失势被贬,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艺术上的追求陷入停滞,
加上安史之乱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对于艺术家创作上的热情的消耗和打磨,到晚期的参破世事,皈依禅宗,一心向佛,这些生活上不同阶段的体验对于王维诗画艺术,特别是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水墨山水画艺术的渗透也是潜移默化的,为他的艺术思想中的诗情画意打下了深沉且难以磨灭的烙印,对于山水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无疑这是幸运的,但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我们则很难判断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当我们观赏品读王维的水墨山水画作品时,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浓浓的诗意与小资情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王维在诗词方面曾取得的极高成就,文学史上将王维称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可见王维之大才;而在书画史上,特别是山水画历史当中,王维能够取得如此盛名,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唐代之后,特别是在宋代所兴起的“文人画”风潮,以山水画南北分宗奠定历史地位的明代书画家、大思想家董其昌更是把文人画的全部内涵,具体化于了王维的艺术当中,对其推崇备至。可见王维在水墨山水中所融入的情感和他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性表现,即我们今日所体会到的诗情画意的浪漫美学,不仅推动了文人画的出现、发展和繁荣,更给予了山水画千年传承的正统地位,为水墨山水的渐变成熟注入了无尽的生命力。
王维在山水画艺术世界中所取得的成功,不单单在于他主观艺术上的承前启后,对于传统青绿着山水的学习和继承,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总结王维的山水画艺术“工画山水,体涉古今。”说明了王
维的书画才能,在于可古可今,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的才能和意识,其中最为杰出的便是“笔墨宛丽,气韵高清。”恰如六朝隋唐名士所追寻和向往的“富贵山林,两得其趣”一般,在本身的才高八斗之外,成为南宗禅的虔诚信徒,一心求佛问道,不沾尘世浮华,不求高官厚禄,只盼清静无为,自悟余生的王维,更多了一份沉稳和朴实无华的生活信仰,这样一种清心静欲,纯正单一的审美意趣,成为了王维水墨山水画当中诗意烂漫,才情纵横的灵感的源泉,在本身浪漫唯美,敏感多情的基础上,更
多了一份沉静安稳的禅意的升华。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王维如果说,“诗情画意”在王维的水墨山水画艺术中贯穿始终是因为他本身诗人的身份,使得他骨子中的浪漫可以在诗画两种形式中任意切换的话,那么当我们研究王维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时,不可避免的就要了解禅宗佛教思想对于他的影响。从出生之日起,王维,似乎就与佛教禅宗画下了不解之缘。王维字摩诘,维摩诘又号金粟如来,本身是佛家的秀才,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深得佛祖的器重和喜爱。他深谙佛理,参破世事,佛法高深,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此等人物最为后世文人所倾慕向往。王维字摩诘,即是把维摩诘三字拆开,“维”作名,以摩诘其字。可以说,王维是人如其名的,他生来富贵,其弟位居宰相,自己本身又是驰名天下的大才子;但他中年丧妻后便未再续弦,早年虽有进取之心但在某些方面已显露出消极避世之相,后来伯乐张九龄仕途被贬,他的出世之心更甚,对于尘世的功名利禄不再有更多的渴盼和追求,远离京师,隐居山野,遍访世外高人,与佛教徒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最终成为了南宗禅的信徒,甚至直
到逝世之前,他仍在规劝其弟和亲友们一心向佛,奉佛修心,为他们著书祈福。这样一段人生经历,无论是对于诗词方面的创作与研究,还是对于水墨山水画艺术的提高与深入,无疑,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和作用。明代董其昌以禅宗思想为鉴,将山水画的历史分为南北二宗,而在他的阐述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出他的“褒南贬北”的倾向,而他对于王维的推崇就是以王维文人画艺术鼻祖和禅宗佛教思想并重为历史依据的,可以说,王维在思想性上对于山水画艺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大于艺术性的,这主要归功于他在诗词方面的不朽造诣以及人生旅途中皈依佛门、参禅悟道的精神历练,如此方可得王摩诘水墨山水艺术中的“不拘一格,破墨行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事实上,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考证上的原因,真正被世人所认可所熟知确定为王维真迹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历史上比较获得大众认可和接受的说法认为,《雪溪图》和《江山霁雪图》为王维的真迹,虽可作参考但不可以完全信以为真。从画面的布局与风格来看,王维作山水画多取平远构图,正所谓“山水平远,绝迹天机。”《唐书·王维传》。而王维又擅画雪景是为书画界所熟知的,从画面中的笔墨游走可以一见王维的风采。观摩诘之画,“诗情画意”跃然纸上,飘逸文采,如拨云见日,泼墨而出,直入天地胸怀。正如“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这种似有似无的诗意,成就了王维的水墨山水,更成就了他的“诗佛”之名。对于他来说,诗画艺海,并无二致,只为“怡悦性情”获得一种超脱后心灵上的满足,这一份境界和情怀,恰如沧海一粟,正需要我们一次次地探求和品读。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Z].[2]阮荣春,顾平,杭春晓.中国美术史[Z].
摘要:作为唐代知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以及思想家,王维,以他举世瞩目的才华和高逸脱俗的品性闻名于世,身兼多个身份的
他,最为人所熟知和称道的便是他在诗画方面的杰出贡献与卓越成就,在王维的诗意世界里,诗画确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于王维书画艺术的评价便极为中肯,谓之“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在王维的绘画艺术中,诗意与才情的影响可见一斑,那些或浪漫唯美、或慨叹红尘、或谈笑浮生、或物我相忘的动人情怀,是深深植入王维绘画艺术的骨髓当中的。通过对于他水墨山水画艺术的研究,我们将了解这位绘画大师如梦如幻的精神世界,探讨分析其作品中那些平素淡雅的美感和情趣,遍访其中那些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诗情画意”,体会琼山碧水间的真挚的温情。
关键词:诗意;文人画;山水田园;禅意;水墨山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