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数学三境界
数学 = 小乘数学 + 大乘数学。小乘数学 = 推理+计算,大乘数学 = 哲学 +艺术。小乘数学是术,大乘数学是道;小乘数学是剑招,大乘数学是剑意;小乘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大乘数学是科学的女王。治大乘数学经历三种境界。
苏武慢
仙峰绝壁,攀登无数,往往到头虚老;支离破碎,细微末节,多少青春废了;
鲸吞碧海,芥纳须弥,中西合璧最好,只凭这微分代数,消融那纤维同调;
谁听得,千尺崖前,百丈悬冰,杜宇一声春晓?黑洞路远,夸克关深,行人原自稀少;
体系我立,定理自出,此心可通天道;寻根本,识破源流,自有人间真宝。
此乃第一境界。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寂寂寞寞依依,万水千山独行,登天有计,
有我美梦做伴,怎怕他晚来风急,我来也,正悦目,别有一番天地。
满室书本堆积,翻阅尽,查蛛丝马迹,中西合璧,探索数学真谛,
春风化物细雨,会心处点点滴滴,这次第,唯极乐差可比拟。
此乃第二境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寂寂寞寞依依。万水千山独行,登天有计。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用中国数学传统文化破解数学七十二绝技。
一、学数参禅
学数浑似学参禅,一经领悟便超然。五灯会元东方亮,光芒四射照人间。
破除迷信,张扬自我,众生平等,皆可成佛;解粘去缚,方便接引,就近取譬,随机化寻;真参实证,圆融无碍,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因缘契合,自悟本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禅是穷理尽性之学。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
禅者,意也,以人意会天意,以己意会大师之意,禅的真理以心传心,心灵相通时方可传授。禅师接引学人,讲求心心相印,因缘相契,以心传心,啐啄同时。灵犀相通才称得上因缘相契。禅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禅的真理把单调乏味的生活,索然平凡的生命,变为充满真实内容的创造性真理。做学问是一种精神统一的修行,面壁就是面书壁,在精神上创造自己理想的世界。疑生滞,通破疑,疑被通破则无可生滞。禅宗张扬自我,崇尚自我,使学人确立自信,崇拜自我,打破外在权威,敢于作祖成佛。云门一曲,高古绝唱,涵盖乾坤,截断众流。云门天子,金口风范,一语既出,万法顺从。孙悟空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是觉悟了的人,自性即佛,心外无佛,佛即众生,众生即佛。学数=参禅悟道。唯天是我师,唯心通天道,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外师造化,内法自然,此心可通天道。
二、言数明理
数理同源理数相倚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知书达理理在书外穷心尽性尽性知天由博返约以简御繁一花六瓣五灯会元
数是数学,理是道理。道理=+理,言数者必先明理,数与道非二本也
一花六瓣不学数无以言;不学理无以立;不知哲学无以知根本,不知历史无以知源流,不知大美无以知天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只是形式,不是精髓,思想才是数学的灵魂。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形式推理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证明应该通过思想完成,而不是用大量计算完成,数学的威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数学是通过发展概念和技巧使我们轻快前进的科学,并非靠蛮力计算的技术。圣人之学,心学也。今日之数学犹昔日之经学,虽数十年不能通也。DTP模式,微局部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剖析愈繁,支离愈甚。数学不能分解成一个个概念和定理,而是要融会他的思想和精神,打破原有的理论框架,超越其中的逻辑束缚,使人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画出一幅简单而又容易理解的世界图景,以这个世界图景解释研究经验世界。众多定义定理并非没有章法,而是受一个中心思想统率,由一个根本的规则所支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御繁,一以贯之,形之所归者为道,众之所归者为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于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圣人只要减去,常人只要添上,言数者必先明理,数与道非二本也。
三、五灯会元
1) 本源性原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正本清源融会贯通。2) 不变性原理:变易不易不易简易简易直接把握整体。3) 对偶性原理:阴阳对偶此长彼消互逆互补相反相成。4) 协调性原理:一生万象万象协调协调正合正合归一。5) 奇正性原理:奇出正合以奇制胜奇正相生循环无穷
一生万象曰生,生生之为易。易一名而三义,曰变易、不易、简易。
变易者,万物也,不易者,道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故圣人于错综纷纭之中,指认其不变之真体。大道必易,大理必简,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万象协调曰和,协调正合曰中,和则立,不和则废,和实生物。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也。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
中庸者,无过不及而平常之定理,充分必要恰当正合之定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正合归一曰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归根曰复,复者其见天地之心乎。
万象皆流,本源为一。一生万象,放之弥于六合;万象归一,卷之不盈一握。明示根本,指解源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本立而道生,洞悉大本大要乃学问之极致。
阴阳对偶,此长彼消,互逆互补,相反相成。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气混元,两仪化元,三才运元,四象会元,阴阳升降,进退左右,互通变化,错综无穷。
道可道,非常道,不可道为奇,可道为正,奇正相生,循环无穷
四、数学神功
    分析三法,先人指路,运算四则,算法之宗。独孤九符,以符代数,阴阳升降,进退左右,九阴九阳,降龙十八掌;太极圆转,圈圈连环,五灯会元,以理御数,六脉神剑,凌空
飞渡,吸人内力,化功大法,借力打力,乾坤大挪移。
    分析三法:化问题为方程法,用方程证定理法,解方程法。独孤九符:。九阴九阳,降龙十八掌,对偶空间,对合代数。
    化功大法乃通透之学,博览以为通,洞察以为透。数学抽象,抽是抽取,象是万象。抽象三部曲:观象寻意,得意忘象,以意制象。“非忘象无以制象,非遗数无以极数,至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之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变至神则不可与于斯也。”由表及里是化功大法,由此及彼是乾坤大挪移。
五、诗化数学
    学海无边多分支,大本大要诗先知,至精至简诗中出,每逢妙处便有诗。
    数学道理化,道理哲学化,哲学浪漫化,浪漫艺术化,艺术诗词化,诗词模块化,模块艺术化。
    1) 读书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从几十万字变成几个字;2) 出几个字的物理意义(不学数无以言,不学理无以立);3) 从哲学上予以概括(不知哲学无以知根本);4) 从历史上考察其发展,预测其未来(不知历史无以知源流);5) 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不知大美无以知天地);6)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数学天地
    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诗者天地之心,理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非诗人无以感知,非哲学无以提升,非数学无以确立。没有数学不能探测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不能探测数学的深度,没有这二者就不能探测一切的深度。大自然以巧妙的方式包含数学,数学家要成为自然哲学家。浪漫化是世界的诗意化,用灵性之光临照世界。只有浪漫化才能到世界的本意。诗是思想的浓缩,激情的升华,诗意是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受。发现诗意的一刹那是灵感降临的一刹那,是摆脱枷锁获得顿悟的一刹那,是人和大自然沟通的一刹那。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简单美丽,光芒四射!
    数学诗词化将一系列数学分支变成一系列诗词链,将一系列思想模式凝聚成一系列模块,将诗词的对仗转化成学科之间的对偶,只要更换几个字就将一个分支变成另一个分支,建立各分支间出人意料的联系,实现学科之间的乾坤大挪移。因此诗人的诗句表示自己不理解的意思,具有诗人所不体会的感召力。
    开天辟地,阴阳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曰映象,形曰流形,易行乎其中。在阳为乾,在阴为坤,乾为粒子,坤为波动,一阴一阳之谓道。
夫乾者,其动也直,其静也专,是以粒子生焉。夫坤者,其动也翕,其静也辟,是以波动生焉。乾坤交合,天地交感,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皆流,流者也。方以类聚,物以分。云者气也,气者场也,信息能量,皆在场中,气者质也,质者气也,气聚为孤子,质聚为万物,气散则死,气聚则生。
沁园春
万物皆流,大化流行,阴阳对偶。
看何处奇异,何处障碍;从何处来,向何处流。
亏格示性,指标计数,拓扑场论刚开头。
神通有,揽彼造化力,渡我飞舟。
科学艺术漫游,读历史峥嵘岁月稠。
恰英雄少年,风华正茂;统一数学,思想建构。
流形奠基,论分类,笑傲当年万户侯。
凌空起,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
    这是大乘数学的第三境界。数学物理大统一是一个美丽的梦,也是大乘数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大乘数学 = 学数参禅 = 言数明理 = 诗化数学 = 一花六瓣,五灯会元 = 天眼通,凌空飞渡 = 化功大法,乾坤大挪移 = 用中国传统文化破解数学七十二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