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让生活更美好》习作教学及评析
作者:王铁青 莫国夫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9年第02期
        教材解读
        六年级上册习作《 ; ; ; ; ; 让生活更美好》,要求学生围绕“ ; ; ; ; ;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开放性话题,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生活的美好。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完整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但在事物描写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好地融入感情,缺乏方法和策略。因此,本课教学将紧紧依托教材习作文本,集中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来展开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围绕习作要求,补充题目,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生活的美好。
        2.通过试写评改和范例欣赏,学习运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写出自己的美好情感。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乐于表达出来。
好片段
        教学过程:
        一、展示“美好观点”,分享话题选材
        1.联系“课前准备单”(如图),交流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揭示课题。
        2.阅读教材中的习作提示(“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花、诚信”),将提示中带给自己新的启发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课前准备单”中。
        3.联系三个“小泡泡”的习作提示,再次聚焦“课前准备单”,确定选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小泡泡”习作提示内容:
        我想到的是音乐。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
        我的答案是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真有成就感。
        旅行让我看到了和家乡不一样的美景,还增长了见识。
        4.初步分享自己的“美好观点”。
        (设计意图:“ ; ; ; 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题目中,“生活”的概念很大,“美好”的感受很博。话题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从“最想分享”的角度展开捕捉。依托教材“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启发学生将美好事物不断具象化,推动习作的表达情绪。)
        二、分享“美好事件”,捕捉美好镜头
        1.联系单元课文《竹节人》,呈现“课文内容导图”。
       
        2.回顾整个过程,交流让自己感到美好的内容。重点聚焦“发现老师玩竹节人”的镜头,在与“被老师没收”等前后内容的关联、比照中感受这份美好的来之不易。
        3.引出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结合教材中的习作提示,展开小组交流。
        4.学生分享心中的美好事件,捕捉事件中最美好的一个镜头。
        (设计意图:通过联结课文《竹节人》,来感知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享美好的表达样式,
进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捕捉事件中的美好镜头。同时,在“美好情节”的交流、分享中,可以对“有目的地阅读”单元阅读策略进行回应。)
        三、练写“美好片段”,点拨表达方法
        1.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话题,从刚才交流的事件中,捕捉一个最美好的镜头,练写“美好片段”。
        2.组内分享,交换阅读,圈画
        品评。
        3.学生上台分享“美好片段”,同伴分享阅读感受。
        4.教师现场捕捉学生“美好片段”中的表达提升点,围绕“如何更好地融入感情”,展开点拨和引领。
        随学情需要引入素材支架:
        素材支架一:描写内心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擠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却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窃读记》
        素材支架二:展开联想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全神贯注》
        5.学生阅读自己的“美好片段”,反馈修改建议。
        6.教师小结、指导二度修改的方法。
        7.学生尝试选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展开二度修改。
        8.反馈、分享学生修改之后的“美好片段”。
        (设计意图:捕捉镜头来练写“美好片段”,既是“ ; ; ; ;让生活更美好”重点内容的一次聚焦和确认,也是表达指导的练习样本和内容载体。将“如何更好地融入感情”作为“美好片段”试写评改的习作欣赏点和表达提升点,引入范例欣赏,学习运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写出自己的美好感情,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中“融入感情”的教学落地。)
        四、布置课后任务,分享美好生活
        布置后续任务,创设“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的活动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由“话题”“事件”到“美好镜头”的结构化指导,及“融入感情”的表达方法指导,为学生后续完成整篇文章提供了路径和依托。结合教材提示,创设分享情境——“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分享的平台和动力。)
        磨课心得
        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情的。”基于学情的习作教学,应以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可生长性为设计起点,让学生有机会回到自己的生命现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乐于表达出来,从而参与自身美好生活的建设。下面,笔者结合习作“ ; ; ; ; 让生活更美好”的磨课经历,从“习作选题的充分打开”“习作支架的精准联结”“习作反馈的真切回应”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习作选题,贴着学情“打开”
        “ ; ; ; ; ;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开放性的习作话题。题目中,“生活”的概念很大,“美好”的感受很博。如何帮助学生打开话题选择的视野,确定自己“最想分享”的选题?笔者最初采用了“小组交流+二度选材”的组合拳。
        【教学现场】
        师: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组内先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小组交流,组长记录,小组汇报。)
        师: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如果有特别吸引你的想法,可以推荐一下。
        师:倾听伙伴发言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如果刚才同学们的某些想法也勾起了你生活当中一些更美好的回忆,一些更美好的发现,一些更美好的人,一些更美好的事,甚至你觉得这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更值得你去分享,你也可以重新选择这次习作的内容。给大家10秒钟时间思考,然后把你心中的答案填写到习作题目中。(随机采访主题有变动的学生,并让其阐述缘由。)
        这个版本的教学,需要现场捕捉有价值的“素材支架”来推动和打开学生的选题视野,这为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开放性。然而,从教学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对自己选择的话题大致回应某个感受,没有具象化的事例支撑,学生的选题得不到充分打开。
        原因在哪儿?通过对试教学情的分析,我发现学生对“ ; ; ; ;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习作话题的感知和理解,大致经历了“形成观点”—“捕捉感受”—“联结经历”这样一个习作思维过程。观点和感受是浅层的,是学生初感便可表达和发现的。而经历和事件,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回到自己的生命现场去唤醒。由观点、感受到经历、事件这个不断具象化的习作思维过程,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打开。在教学推进中,也应该循序渐进,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学情认知,笔者在后续的教学改进中,增加了“课前预学”环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填写到“课前准备单”的“花形图”中。选题视野的打开,也正是从这份“课前准备单”的交流开始。借助“课前准备单”中的“花形图”,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事物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筛选。有了这个学情起点,继而依托教材“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将美好事物不断具象化,自己“最想分享”的美好选题也便水到渠成了。
        二、习作支架,贴着学情“联结”
        习作支架在高段习作教学中的适切运用,能够緩冲“习作难度”,助推“思维深度”,提升“表达质度”,已然成为不少教师进行习作教学突围的常用策略。“ ; ; ; ; 让生活更美好”所在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其中,课文《竹节人》的表达主题与
        “ ; ; ; ; 让生活更美好”的习作主题十分契合,特别是课文内容情节前后承接,一波三折,具有选材构思的范本价值。于是,笔者把课文《竹节人》作为习作支架进行了联结。
        【教学现场】
        师:这个单元的课文《竹节人》,作者范锡林跟我们分享了他童年生活中的美好。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份“内容导图”(同前,略)。
        师:在这四个情节内容当中,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美好?
        师:这个小小的竹节人,带给作者童年生活那么多的美好。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会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经历,当你确定自己要分享的话题时,你想起了哪件事?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内容导图”。
        通过对课文《竹节人》的“内容导图”展开情节复现来感知美好,同时将单元课文与习作策略的指导紧密联结,让学生绘制自己的“内容导图”。这在笔者的教学预期中,既是教材资源的一次有效统整,也能借此展现高段习作的完整指导逻辑,对如何安排习作内容、确定表达重点、展开有效指导及最终的完整习作提前确定了思路和内容。
        然而从教学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表达情绪均因绘制“内容导图”而遇冷。
        什么原因?通过对试教学情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绘制和交流“内容导图”需要占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同时,“内容导图”的绘制既要在短时间内考虑“内容选择”,还要兼顾“表达情
感”的波动走向,对学生而言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到了这个症结,笔者将《竹节人》的联结功能作了重新定位,删去绘制“内容导图”的教学环节,使其侧重在感知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享美好的表达样式,进而在组内分享中唤醒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捕捉事件中的美好镜头。这样的教学调整,使学生的表达情绪始终保持着一种流畅的美好。同时,由确定“话题”,到分享“事件”,再到捕捉“镜头”的教学结构化路径,也在这份流畅中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