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朗诵稿
陕北秧歌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秧歌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原为迎神驱邪的宗教活动,现在则成为一种民间的吉庆活动。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县的陕北秧歌最完整、最系统,更具有代表性。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国家非常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秧歌由来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源于农事活动。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劳动中,把劳动期间的吟唱、奔跳、行走等动作结合起来,巧妙地揉合了陕北民间一些习俗、祭祀等活动,形成了最初的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
陕北秧歌由来已久
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云:“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传自南方,是陕北的一种外来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陕北地区“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礼仪的功能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陕北秧歌发展传承
1940年代初期,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的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创造了具有新内容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其中,“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深受众欢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起着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间舞蹈方兴未艾,各地秧歌异彩纷呈,人们就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
经典的陕北秧歌
时下,黄土高原,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闹秧歌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为闹新春以及城乡众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春节期间的秧歌气势宏大,成大规模,一般前有彩车,主要宣传一个县或者一个单位的工作成绩等,把安塞腰鼓、陕北唢呐、各类鼓等都列入陕北秧歌,排练成整整齐齐的方正以及根据当年的情况装扮一些吉祥物、幸运物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陕北秧歌从单一的“闹红火”发展到如今叱咤大舞台,走向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先后有两位国家领导人一同与陕北人扭秧歌庆佳节,已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在这块热土
的男女老少都想看,都想扭。陕北人爱看秧歌、爱闹秧歌,图的就是热闹,开心。男女老少一旦成为秧歌对的一员,所有的心事都放下,所有的生活现搁下,所有的忧愁销声匿迹,闹个不够不罢休。“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想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撂下饭碗,停下手中活计,抛开眼前琐事,心与秧歌队伍一起沸腾,一起红火。秧歌过街,街道两边水泄不通,肩膀上顶着孩子,手里牵着老人。秧歌在院子里,脑畔上、玉米架上、树杈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麻。秧歌在广场上,不分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围成大圈,紧紧围住秧歌,似乎胆怯秧歌消失。
陕北秧歌风格流派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场(“大秧歌”)和小场(“踢场子”)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