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者:刘玥明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由家庭所衍生出的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养。而儒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当代家庭教育也深受其影响与启迪。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核心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谈谈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文章
        关键词:儒家文化;当代家庭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252-02
        一、前言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经典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阐释了古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与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也与古人千差万别,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仍旧影响着中华民族
各个阶层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为理清文章思路,下文首先对儒家文化中主要思想进行分析论述。
        二、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分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核心,从先秦到宋明时期,儒家文化在经历了曲折发展并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孔子、孟子等为主的一代儒家思想文化体系。在儒家文化发展完善过程中,诸多儒学家们都结合时代特征,对儒家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原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系统论述,提出了与各自所处社会相适应、内容丰富且具有特的儒家道德教育理论与思想,虽有糟粕,但优秀部分仍对当时社会与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均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了以仁为本、以礼为纲的教育思想,为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而《论语》、《荀子》等经典文献则为当时社会以及后世的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论语》中“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明了培养君子理想人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标。同时,孔子还提出“宽恕”、“爱人”的思想,强调君子要“严于律己,宽厚
待人”。为达到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君子理想人格,孔子在经过实践后提出了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与基本原则,主要为:
        1.博学多思。《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指明君子应当勤奋学习、广泛阅读,以礼仪规范约束自身。
        2.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能力、道德修养、认知水平采取相应教育策略,以此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孔子·先进》中记录了孔子曾对自己的四个学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自特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式。
        3.注重自我修养,《论语·宪问》中记载“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这段对话中,孔子批判了“学习给别人看”的思想与行为,而赞扬了“学习为提高个人修养”的行为,表明了孔子注重个人修养的思想观念。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论语·子路》中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明确指出了孔子教人先要端己的教育思想。
        除却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贡献外,孟子、荀子以及明清时期董仲舒等儒家学者均对道
德教育做了系统研究与论述,提出了性善论、名人伦、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思想,同样给当时社会与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里不做详细赘述。
        三、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教育方式、君子理想人格等优秀内容是当代家庭教育内容的来源。下面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详细分析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影响当代家庭教育内容
        1.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仁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这一思想是人之交往的根本,也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在当代家庭教育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在当代家庭教育中,仁爱思想强调个人对家人的责任与爱护,个人要爱父母、爱兄弟妹、爱子女,爱他人,进而与家庭成员之间形成和谐、友爱的关系。
        2.“礼”。
        礼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所谓“礼仪之邦”,即指的是我国是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国家,礼是我国的根本。《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也是强调一种相处的规范与原则。具体来说,礼代表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个人道德素养高低的标志,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渗透礼仪教育,有利于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促进良好关系的构建。家庭是由亲情、由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社会基本细胞,但家庭中每位成员性格思想不同,对人、对事会持不同的思想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各家庭成员只有遵守“礼”的精神,相互礼让、理解、尊重,方能融洽相处。
        3.孝悌之道。
        家庭中要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晚辈对长辈,要做到孝顺与尊敬;长辈对晚辈,要做到宽容与关爱;同辈之间,要相互礼让、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相处。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孝悌之道仍是重要内容。
        (二)儒家文化影响当代家庭的教育方式
        儒家文化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讲究自我修養,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儒家文化对德育
教育方法的探索与传递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即使在今天,博学多思、因材施教等教育方式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1.当代家庭教育中讲究“内省慎独”,即提升子女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子女内在道德修养的提高,在无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使个体仍能严格要求自身,做人做事小心谨慎,不做违背思想道德之事。内省慎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当代家庭教育虽在践行这一教育方法,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对个体过分管束,或道德思想强制灌输给子女,使个体无法实现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道德修养的转化,导致家庭教育失去意义。
        2.儒家文化中的“因材施教”,同样对当代家庭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个体有独立性与主观性,有不同于别人的思维与个性,只有根据个体的个性特点,科学采取相应教育策略,方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当代父母的这一教育观点深受孔子教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
        3.教育环境,《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一内容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就当代家庭教育而言,注重教育环境,努力为个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助于个体健全人格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
        4.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父母长辈,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便是言传身教,父母长辈品行端正,一言一行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子女必然会自觉向父母长辈学习,并以父母长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身,不断完善自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当代家庭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纲,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等优秀教育思想是当代家庭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儒家文化所提出的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教育方法也为当代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参考。
        由此可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理论与教育方法仍旧值得当代家庭教育不断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