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的爱是默默的”,其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记录父母每天为子女做的事情。父母无私地爱着子女,但他们也会有些做法让子女不能理解,由此引出第二板块的话题“多一些理解”,通过图例和表格引导学生回忆和反思,帮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会对父母多一些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他们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父母给子女的爱,这需要进行一定引导。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些爱的表达,三年级学生较难理解,这也需要引导。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旨在让学生在低年段认识父母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地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地爱。
【教学难点】
了解父母培养自己的苦心,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教法学法】
教法: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
父母对我的爱【教学准备】
教师:1、课件。
2、教具大树、40个爱心。
3、作业单。
学生:1、观察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什么,把他们做的事记录在作业单上,重复的事画上小爱心。
2、填写作业单(教材第66页“爱心树”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都说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因为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陪伴我们成长。当我们呱呱
坠地时,爸爸妈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当我们蹒跚学步时,爸爸妈妈小心地在一旁护着;当我们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耐心地教每一个发音;当我们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常常陪我们做手工;当我们上小学时,爸爸妈妈总是辅导我们写作业……看着这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你想说什么?(指名3人)
是呀,爸爸妈妈多爱你们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爸爸妈妈多爱我》(板书:父母多爱我,齐读)
二、感受爱
1、出示照片:家长接孩子放学的画面。
2、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家长的表情会是什么?孩子还没有出来呢,他们怎么早早地就等在这儿了?(指名回答)
3、算一算 :爸爸妈妈一天接送我们上下学,来回得多少次呀?(4次)一天要接送四次,那一个星期呢?一个月呢?一年又是多少次呢?(完成作业单上的表格任务,指名汇报。)
4、出示答案:4次、8次、20次、80次、960次……这组数字代表着什么?(引导孩子感受这组庞大数字背后所隐藏的深深的父母之爱。)
5、仅仅是接送我们上下学,父母就重复做了那么多次,他们多爱我们呀!但父母为我们做的事仅仅只有这一件吗?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观察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并记录下来。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生拿出作业单,老师指名分享)
6、小结:同学们,父母为我们做的这些事看似普通,有时可能会被我们忽略,有时我们又觉得习以为常,但他们毫不在意,仍然默默地爱着我们,这种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三、分享爱
1、听说我们今天要来,有一个叫陈运松的小朋友就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他的故事,想不想听?那我们就来听听吧。
2、播放音频《妈妈喜欢吃鱼头》。交流:妈妈和外婆真的喜欢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指名说)
3、小结:看,一个小小的鱼头,也包含着妈妈对我们的爱,这份爱默默无私,不计回报。多么令人感动呀!
4、出示图片,指名说一说图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
5、 父母一定做了很多关爱你、令你感动的事情,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小组交流)指名分享和父母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6、古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只要留心,我们就能体会到。
四、描绘爱
1、刚刚我发现好多同学都分享了妈妈的感人故事,在你心里,母爱是什么样子的?
2、有人把自己理解的母爱,写成了一首小诗《妈妈的爱》。配乐,师生合作读。
3、其实生活中,除了妈妈,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默默地爱着我们,他就是——爸爸。但有一个小女孩却觉得爸爸不爱她,这是为什么呢?(播放视频《我的爸爸不爱我》)交流:你
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4、交流:在你眼中爸爸的爱又像什么呢?
5、有一个六年级的哥哥写下了一首诗,我们来看一看:
五、感恩爱
1、孩子们,读完这首诗,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指名说)
2、孩子们,把你们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最想为父母做的事写到你的心意卡上。写好的同学举手示意!
3、小结: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平时的生活中,默默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作为子女,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这份爱。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六、板书设计 
爱心树
七、教学反思
在经过多次磨课,反复修改教学环节,不断反思之后,我终于在今天呈现出一节比较满意的课。具体反思如下:
1、充分关注生活,唤醒已有经验。三年级的学生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但是他们容易忽视
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默默的爱,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用好道法书、生活情境事例、课外视频资料等,从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帮助他们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例如,课前布置观察任务,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记录父母每天为子女做的事情。有的时候,正是因为父母每天都默默地为孩子们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孩子们反而会视作理所当然,忽视父母的付出。通过这个小任务,学生们努力地回忆日常生活的点滴、用心地记录爸爸妈妈的关爱,初步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逐步灌注情感,丰富认知体验。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体会父母默默的爱,默默的爱蕴含在点滴小事中,蕴含在生活琐事中,要让他们发现、体会这样的爱。因此,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推进、不断深入。
活动一“算一算”了解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一件小事背后却是一组庞大的数字,蕴藏了父母深深的爱,活动二“分享爱”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注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过《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和生活中父母为孩子做的感人瞬间,唤醒孩子的记忆,去发现、分享父母暖暖的、默默的爱。活动三的“诗朗诵”则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比较好的倾诉与延伸,引导
他们由“知”到“情”的逐步深入,视频《我的爸爸不爱我》一瞬间把孩子们带入了情景之中,故事的反转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爸爸默默无言的爱。活动四,“家长送祝福”让孩子们纷纷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水到渠成。整节课的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就像板书上呈现的那样,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苗慢慢长成小树,学生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进教材,在课堂中真实地获得与成长。
3、学会倾听,不断追问。在这堂课中,我真正做到了认真听学生说的话,并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去引导孩子发现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爱。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正沉浸于爱的情境之中,被孩子们的分享深深感动。
4、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正。首先,有些点评还是不够到位的,临场反应还有待提高。其次,课堂把握能力欠缺,前面分享时长没控制好,最后一个环节略赶,今后还需在这方面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