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的教案(精选9篇)
新部编版古诗村居《咏柳》的教案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早春三月的杨柳,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杨柳迷人的姿势,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由衷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全诗描绘的意境是高高的柳树象是碧玉装扮成的,无比美妙,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那万条垂下的柳条好象是绿的丝带随风飘摇,不知这钎系洗精巧的六业是谁剪裁出来的,啊,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神气的剪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认“咏、碧”等生字
  ⑵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情感价值观: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大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认6个字。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用挂图。录音机。
  【教学方法】
  吟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2、谜面:
  冬季落叶春发芽,
  爱到河边来安家,
  河水替它照镜子,
  春风替他梳头发。
  3、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学生听谜语,思考谜底。
  踊跃发言,说话声音要大,吐词清晰。
  指名学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以谜语开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画柳树
  你见过柳树吗?他是什么样的?说一说,并在书上把它画下来。请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评。
  学生一般说在哪见过柳树。在书上用绿画出柳树。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评。
  用学生画柳树当挂图,满黑板是绿的柳树。进入春天的.意境。
  三、演柳树
  柳树像什么?谁能用动作作出柳树的样子?请几人上台表演,老师放悠扬的音乐。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就象在表演一个舞蹈节目《柳树》。
  用动作体现柳树的特点──柔软如丝。
  四、听古诗
  有一位古代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柳树,就写下了一首有名的古诗,《咏柳》。
  听课文录音。
  磁带中的录音,也有诗的大意。
  进入课文,以磁带导入。
  五、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多读一读。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重点拼读。
  2、师组织4人小组合作圈读生字。
  集体正音,读一读,听一听。
  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用生字说说课内课外的词。
  3、师出示一字卡片,请小老师带读生字,相机指导。“咏”是后鼻音,“剪”是三拼音节,“垂”是翘舌音。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再读给同座位听听,评一评。
  指名读给大家听,大家评。
  5、自由读诗,要求读通顺。指名读。
  生仔细听师范读,注意重音,停顿部分。
  生圈出生字,读一读。
  自由读课文。
咏柳 古诗
  合作圈生字,出要学的生字朋友,小组内读字音,读准,正音。
  同座位互读,互评。
  学生读生字。参与游戏:回音壁。即一个同学带读,其他同学跟读三遍。
  参与游戏开火车,识字记字大比拼。
  自由读诗。
  低年级孩子没有朗读基础,范读的作用十分重要。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了就要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通过互读、互评,引导生生对话。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有节约课堂时间。在读中学会字音,老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可以给他们指导作用。
  落实生字掌握情况。
  六、了解诗意
  1、看课件,边看,老师边用优美的语言解古诗的大意。
  2、放录音。
  3、学生自由读诗。
  4、指名读,齐读。师相机指导:绿丝绦,谁裁出,似剪刀。
  生描述柳树的样子。
  生听录音。
  指名读,齐读。
  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解古诗大意。
  录音给学生做示范。
  七、赛诗会
  1、学生自由准备。
  2、赛诗会开始:
  可一人读,可小组读,也可加动作。
  3、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可以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