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四首》课内巩固练习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QQ、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问题。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 “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 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 “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是曹操,他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次北固山下》题目中的“次”是“第二次”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龙标”和诗句中的“龙标”都是指唐朝的县名。
D.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4.选出下列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此曲是一篇抒情作品,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
B.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把抽象无形的凄苦之情用可感有形的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
C. “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苍凉,“西风”与“古道”相映,更见幽静。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表达了天涯游子漂泊之苦,思乡之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5.根据要求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                      ,                    ;展现大海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发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的句子是:                              ,                               ;表达乡愁的句子是:                                        
(4)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                     ,                   
6.按要求默写诗句。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忧虑关切之情。、
3)《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的?
: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
(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中“阔”字的妙处。
: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                                                                                                                                                                                                                                                                                           
10.读曹操的《观沧海》做题。
(1) 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2) 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
故选:B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
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马致远的诗【参考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平,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注意重点句子。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文本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