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重点成语典故15则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语言课程,也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其中成语是小学语文重点部分之一,成语是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独特语言形式,是一种固定的短语或组合,常常在表达中用于比喻、象征等。成语故事则是成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了解成语故事既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将介绍小学语文重点成语典故15则。
1.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策》,故事中说,有一位农夫将他的羊圈放置于一座断崖上,一天风将羊圈刮到了断崖下,农夫却不以为意。另一天,他发现羊圈已经被修复了,他很奇怪,问自己的儿子,儿子告诉他出山的人提醒说,亡羊可以补牢,农夫主动补救失去的东西,这才起到积极的效果。
2. 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列子》,故事中说,一个人听到巨大的雷声,以为马上会下大雨。但实际上,虽然雷声很大,但并没有下大雨。
3. 鹤立鸡: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故事中说,有一只孤鹤常常待在鸡场里,它孤单
并不时受到别的鸟的嘲笑。但是这只孤鹤却不放弃,最后,在习惯了鸡的生活和饮食后,孤鹤全身长出了一身白羽,成为夜里的一道亮丽的景,让其他鸟难以与之媲美。
4.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吕氏春秋》,故事中说,有一位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还差最重要的一点,最后他在眼睛处画上了一点,忽然龙的神态便十分栩栩如生。
5.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史记》传说,在战争中,楚国将领屈原为了表达忠诚,就最初的豁免贿赂的文件烧掉了,并愿意为此付出牺牲。
6.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故事中说,有一个人说他可以用一张画好的饼来吃饭,结果没人能吃到真正的饼。这个成语也象征空欢喜、骗人的行为。
7. 金玉良言: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后汉书》,故事中描述了高祖刘邦听到了范增的忠言而采取了行动。
8. 长生不老: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广说》。故事中讲述了桃花仙子取得仙人的秘方,把桃花汁煮在锅里,把渣滓去掉,剩下的就是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汁。
9.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楚辞》,故事中描述了一个旅行者,听到杯子发出的声音,却认为那是蛇的影子反应出来的,产生了错觉。
10. 雷打不动的鼓: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康熙大典》。故事中讲述了一个皇帝,打算收回周边的地方,但先要打败一个国家,这家伙的人民都很能打,所以皇帝当即宣布,只要敲响皇家鼓,那个国家的整个军队就会溃败。
11. 虎头蛇尾: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玉篇》。故事中出现了一只虎,它的头很大,腰部却很短,因此被称为“虎头蛇尾”,成为形容事物开始时兴致勃勃,后来却没有持续下去的成语。
12.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三国演义》。故事中巨鹿之战将军关羽,被曹操追赶时,破釜舍烹,放火毁掉了所有的船只,表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决心。
13.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庄子》,故事中说有一个人把一张五彩斑斓的蛇图画成了全身斑点,但最后却发现一只有眼睛的蛇是由一位新手描绘的。
14.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战国策》。故事中讲述了一只狐狸,扮成了一位巨大
的老虎,站在虎皮衣服填充而成的座位上,其它小动物崇拜她但它们的赞美并没有让她真正获得更多的力量。
15. 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吕氏春秋,讲述了一个手握黄金长矛的农民,用黄金长矛猎鸟,被他的邻居笑话耻笑,他只好屈服,用刀来砍鸡,它们还是很难舍弃长矛而选择物超所值的一种结果。
破釜沉舟的典故以上是小学语文重点成语典故15则,成语故事既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应多多了解这些故事,将成语融入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中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运用,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