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城市差异体现的中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
导言:城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重要,人类的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的城市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与之相对应的,中西方的发展道路、文明进程、文化心理也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将要从东西方“城”与“市”产生的先后问题、东西方城市布局形制的比较和东西方城市内部公共空间对比这三个方面,来挖掘其背后体现的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
关键词:东西方、城市、文明发展、文化心理
正文:
一、“城”与“市”产生的先后问题
城市是一个组合词,应当把它分成“城”和“市”两部分来考虑。“城”是城墙和居民区,“市”是城中的市场。
中国的特点是先有“城”,后有“市”。中国的“城”出现的极早,似乎和中国历史同样古老。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国便开始建城;这非但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并且还有地下的实物证据。1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所记载“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可见,“城”是天子诸侯们为了保护领地而筑起高高城墙的一种防御方式。并且,因等级的不同,“城”的规模也有严格的限制。而随着“城”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出现“郊”。如果说“城”是封建领主们用城墙围起的保护自己安全居住的地方,那
么“郊”便是使人民居住的地方。有“城”、有“郊”,便有人民聚集,有人们聚集的地方就会产生交换物品的需求,随即就产生了“市”。从这个发展过程看来,“市”总是处在附属地位的,而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为了政治或者军事等其他功能的需要,而商业、经济等因素的要求总是被忽略。而我们看后期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比如唐代都城长安。此时的城已经发展的极成规模和体系,气势恢宏,法天象地。长安城内分布有西市和东市,然而市周围有高大的围墙,与居民区严格分离。唐政府对长安城市场特别是东、西两市实行严格的定时贸易与夜禁制度。两市的大门,亦实行早晚随唐长安城城门、街门和坊门共同启闭的制度,并设有门吏专管。可见,此时“市”仍是作为一种政治管理的附庸而存在。
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的城市形成过程。中古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兴起大概是在11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数衰落了。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形成市场。由于手工业者、商人等的大量聚集,这里才产生了“城”。但“城”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对工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工商业活动进行得更加有序,最终还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在这里,“城”成为了保护“市”的一种方式。
对比中西方“城”与“市”的产生顺序以及利害关系,我们可以窥得一些两者文明发展的不同历程。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种不同,中国的文明是大河文明,是保守的,小农经济式的,是封建强压下的。西方的文明
是海洋文明,是开放的,商品经济式的,是合作交流中的。
1陈正祥著,《中国文化地理》,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12月,第73页
二、城的规模和形制对比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无论是从遥远的夏商周时代,还是稍近的明清时代,我们都会发现中国的城与西方相比独具特,且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以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故宫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中国古代城的形制和其背后体现的文化特点。
故宫的最大特点,便是它具有严格的中轴线。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2这体现了中国自先
秦以来的“中正”观念,中正有序,敬天爱人。除此之外,会发现故宫内部的建筑分布层次分明,尊卑有
别。内庭与前朝的建筑风格和排列方式均有不同。三大殿沿中中轴线排列,建筑都恢宏盛大,后面则是东西六宫在中轴线左右排列,最后则是休闲赏逸的御花园。可见,城中建筑布局遵循着“礼”的尊卑等级、错落有致的要求。最后,中国古代的城还总会体现一种天人观念与自然和谐观念。如《三辅黄图》记:“秦始皇……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营室对应阿房宫,阁道对应横桥,天汉对应渭水,紫宫对应咸阳宫。与星象位置对应的还有城中的市井、手工业区、商业区等。
总之,中国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
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建筑,就会发现西方建筑多呈几何式的、不规则的,形态任意自然,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与中国建筑的传承性形成对比。西方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
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在古城的外部形状上则并不拘束,依山势、地形、河流而建,富于变化。这体现了西方开放追求自由的外向型的文明心态和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比如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
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3
中国的城不仅具有审美意义和实用功能,更会考虑其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使其发挥加强社会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从中深深地体现出儒家传统的“礼”的观念和中正有序、尊卑等级的思想。而西方则会更加的自由与开明,西方的城并不具有特别强特别明显的政治意义,相反它其中蕴含的科学审美价值和经济实用功能会更多一些。
2周苏琴著,《紫禁城建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3李华东著,《西方建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除此之外,中国的城多规模宏大,西方的则玲珑精致。我想,这与中国儒家的天地观念和自然观念有关。
三、城市内部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多种信息的载体,见微知著,我们或许可以凭借这个窥得一些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心理。
佛经经典
一个城市,内部肯定有不同的分区。除了市和坊这种基本的分区外,我们会发现中国城内的道路几乎难以起到公共、公用的作用。市民生活被控制在里坊内,城市道路只为帝王和军队服务。宫内皇帝举行统治活动的广场、或应宗教、贸易、文化等需要而产生寺庙集市市场,他们均服务于部分体,没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可见公共空间没有很好地服务于人民。而直到宋代,里坊制度逐渐打破,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甚至不可阻挡地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内服务于人们娱乐、享用的公共空间才得以增加。但是,这其中仍然体现了中国的城是为封建统治者更好统治的工具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的城仍然是政治、军事目的大于经济、民生问题。除此之外,也看得出中国文明中对人民个体权利的忽视和某个人君王等权利的高度集中的问题,和古代社会的高压管制。
西方城市里的情况当然大不相同。西方“城”的产业本身就是为了“市”服务的。有了“城”,有了领导自己的政府之后,这些城市多会从封建势力那里通过武力斗争或和平赎买等方式取得独立。然后,开始兴修道路、发展交通,以期增强与外界的交流,为商品的流通与交换提供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还会有供大家集会或辩论的广场,也会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娱乐场所,如剧院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公共场所背后,实则体现着西欧源于海洋文明所自带的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剧院、广场、城市交通道路的发达体现了这种文明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对每一个人生命价值体现的尊重。这种尊重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也体现了当时西方对商品经济的重视和重商主义的盛行。
中西方城市内部公共空间有一个相似点,当然,也是不同点。古代中国的城市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便是祭祀之所。我们读古礼,古礼里头最重要,六种礼第一个是祭礼,祭礼也叫吉礼,吉祥的吉,吉礼就是祭礼,祭祀。中国祭祀的对象是祭祖先,佛经经典里面讲鬼神,鬼神是讲祖先,不是讲别的,是祭祖先。从古至今,中国的城内便不会缺少祭祀之所,不仅如此,它还往往在城内的中心位置。这种现象,从纵向看,无论夏商还是明清,从横向看,无论国还是家都少不了祭祀祖先的地方。我想,这是一种敬畏。而西方城里面最重要的地方是教堂。刚出生,人们在这里接受洗礼,每周要去做礼拜,生活中遇事去教堂忏悔等等。人们敬畏上帝、敬畏耶稣,所以教堂被人们当成神圣不可缺少不可侵犯的地方。我想,这也是一种敬畏。这两种敬畏看似都是敬畏,实则却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敬畏是“忠”“孝”的体现,是对已经逝去的祖先仍然保持尊重与敬畏,这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从敬畏祖先,我们还可以看出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事鬼神。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这种体现。而西方则恰恰相反,西方对神鬼之类的事情非常地相信与虔诚,基督教与基督教的相关礼仪内容占据了人们生活很重要的位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在对祖先、自然的敬畏中发展起来的,而西方则需要从鬼神那里汲取精神养料,双方的这种观念延续至今,并且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东西方文明发展进程的一大不同。
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看出中西方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在精神信念信仰、个体存在方式、经济本末观念、个体国家关系、文明开放程度和个体权利上都存在有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从中西方城市的产生、形制、
公共空间等方面都得以体现。而我本人谨希望通过这种分析,从物质层面联系精神层面,从小角度切入对比探讨一下中西方文明的不同。
[1]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刘健.  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2] 刘堂茂,田大方,黄志宏.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的探析[J]. 韶关学院学报. 2008(03)
[3] 汉宝德著.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 三联书店, 2006
[4] (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5
[5] 高梅.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J]. 中外建筑. 2002(04)
[6] 周艺、张哲著,《文化的力量——中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对比与分析》,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