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B
06/2019
◆徐州市西苑中学 周 瑾 李德前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出自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第3课时。
1993年,世界知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了饮誉全球的黑白大片《辛德勒的名单》,影片揭露了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反人类暴行,再现了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冒险营救犹太人的感人故事。该片的主题曲是由好莱坞电影配乐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他通过小提琴独奏突出主题,采用轻柔简练的旋律记录了灾难深重的犹太民族的心路历程。
《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是结构完整的三部曲式:第一次为中低音区,旋律高低起伏、音如泣如诉;第二次为反复的高八度,音质哀而不伤,饱含了反思与缅怀;第三次再高八度,蕴含着犹太民族难以言喻的苦难与充满感恩的心情。最后,音乐在深情绵长而又极具穿透力的小提琴演奏中落下帷幕。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音乐作品为素材,以影视音乐的作用为主线,以“音乐本真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为目标,以多媒体技术及乐器装备为教学辅助。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
单》的主题曲,引导学生感受影视音乐在表达人物感情、强化故事情节、渲染剧情气氛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学生认识影视音乐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真情体验、听觉上的审美享受,而且弘扬了人间正气、鞭笞了社会丑恶。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演唱、感受、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达到强化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目的。通过聆听、哼唱、比较、模仿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主题音乐的情感内涵,认识音乐要素在表达作品时的重要作用,感受不同的乐器演奏与影视画面的关系。
另外,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挥了各种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多种乐器装备的融合使用,使学生耳濡目染、身临其境、勇于尝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多媒体技术装备则使课堂教学穿越时空、再现经典、音画并茂,从而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情,预设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电影音乐的基本方法。
2.在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等基础上,熟悉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的旋律。完整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哼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主旋律。
摘 要:本节课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为背景,基于多种媒体技术,通过观看、聆听、哼唱、比较、模仿、演奏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并体验影视音乐在表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丰富作品故事情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6B-0097-03
教学反思/案例 反思
98
B
06/2019
案例 反思/教学反思
3.认识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会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内心世界方面的作用。
4.结合电影片段,培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整理影视音乐作品。
2.教师准备乐器装备,以及多媒体课件。(二)新课导入
教师给出4个消声的影片片段(分别是 《加勒比海盗》 《卧虎藏龙》《聪明的一休》《百年恩来》)和6段音乐,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为影视片段配乐。
学生展示配乐效果。师生欣赏并评价。(三)新课教学
教师:通过刚才的配音小活动,同学们对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以《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为例,深入探讨影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1.初识主题曲。
多媒体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同时大屏幕显示电影中的一些经典画面。
教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能从中听出怎样的表现情绪?
学生:主奏乐器是小提琴;旋律凄美忧伤、如泣如诉。2.感知主题旋律的特点。
教师出示大跳音程 ,边哼唱旋律,边引领学生寻旋律中的特点。
学生跟着模唱,视唱曲谱。3.随琴哼唱主旋律。
教师钢琴弹奏小提琴主旋律前几小节,要求学生再次聆听主题旋律并跟钢琴哼唱。
学生跟钢琴哼唱主题旋律,注意大跳音程的准确。教师:刚才我们演唱的这段音乐旋律,你认为它在影片中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深化主题;烘托气氛……
百年恩来教师:这就是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音画平行”。投影音画平行的含义(指影片中音乐与画面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
4.观看电影片段。
多媒体无声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Ⅰ(画面中出现穿红裙子的小女孩)。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学生:看到了烧杀抢掠,看到了满目疮痍;感受到恐惧、紧张、令人窒息……
教师:你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颜吗?学生:小女孩的红裙子。
教师:整部影片都是以黑白为主调,这时候出现的一抹红给人什么感觉?
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多媒体播放三段音乐。
教师:请你从中选择音乐,为刚才的电影片段配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配乐方案,并与大家一起感受。多媒体播放影片中的原配音乐。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歌声,合唱。
教师:这段音乐有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有着哀而不伤的情感,为什么会配上这样的音乐呢?
学生:代表了生命的希望;人们希望和平;音乐与画面有明显的对比……
教师:请讲一讲对比的场景。
学生:电影中一个充满血腥暴力场面,配乐却是一首纯净的童声合唱。
教师:这段音乐充满了宗教的纯净和谐彩,画面却是令人紧张、不安甚至充满恐惧的。这是影视音乐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音画对位”。
投影音画对位的含义(指影视画面内容与音乐要表达的情绪是一种对比的关系,通过音画结合揭示更加深刻的内涵,产生更加丰富的寓意)。
多媒体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Ⅱ(“机关里的钢琴声”那一段)。
教师:纳粹在居民区搜索并屠杀不愿意去集中营的犹太人,此时在一个房间里居然有一位德国军官在用钢琴演奏巴赫的作品,纳粹在作恶的同时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演奏和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这是音乐在影片中的第三种作用——“音画逆行”。
投影音画逆行的含义(是指音乐与画面表现的内容截然相反,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观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不协调,并由此产生心中的震撼)。(四)结课
教师: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抒情”。现在被辛德勒救下的犹太人的后裔美好地生活着,让我们再次唱响这委婉缠绵的主旋律,表达我们对人性的光辉深深的敬意!
99
B
06/2019
教学反思/案例 反思
多媒体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片尾。师生全体起立,跟唱片尾音乐。五、教学反思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艺术教育阵地立德树人的永恒主题。
本节课围绕《辛德勒的名单》这一电影素材,通过剧情介绍、经典回放、背景音乐等,帮助学生了解犹太民族的灾难、人类战争的残酷,引导学生体会辛德勒强烈的觉醒意识、赞美他永不放弃的坚守,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和平、坚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本节课,较好地处理了影视内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音乐性,没有背离音乐的本质教学和本真教育。
课堂上,以音乐的要素为主线,从音、节奏、速度、旋律起伏入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主题音乐”的涵义、了解配乐与画面的因果关系、知道主题音乐的辅助作用。以引导、对比的方式,启发学生认识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如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位等手法。
在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主奏乐器小提琴,并通过小提琴如泣如诉、扣人心弦、发自肺腑的追思与演奏,促进学生感受影片中纳粹的残暴、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追求等。
这节课学生不仅欣赏了《辛德勒的名单》这部里程碑式
的电影,也在欣赏、演唱、互动中,感受了主题音乐的情绪,体会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对艺术、正义、至善的追求。
(三)展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节课,教师对乐理的点拨通俗易懂,对故事的描述详略得当,对情感的分析形象生动,对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对主题曲的范唱充满激情,对钢琴的演奏技巧娴熟,对活动的组织有条不紊,把电影中忧思、苦难、残酷、正义、善良等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再现了一个民族的创伤、一段波涛起伏的历史、一个悲壮感人的真实场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情节。
作为艺术教育的传播者,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装扮得体显示外在的美,而且也要注重追求内在的美,一言一行、一张一弛都要使音乐课堂充满审美情趣。
总之,本节课没有拙劣的表演、虚假的合作与表面的热闹,重视引导学生将“身动”与“心动”融合起来,用心领会、用情体验,发挥了音乐教学的艺术性、鉴赏性、教育性与实践性。
参考文献:
[1]韩晓凌.让学生的“音乐舞台”旋转起来——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2]周瑾,李德前.基于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6).
[3]何伟.基于提升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9,(1).
(上接83页)第二,分类指导。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在初中,学生两极分化开始,学习程度有了较大的区别,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固定的系统性知识基础,而基础知识掌握欠缺的学生,知识体系则存在大小不同的漏洞,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进行分类指导,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则应夯实基础,查缺补漏。
第三,集体指导。集体指导多用于文化历史大背景的介绍,为全班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常识与背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这一课中涉及台湾问题,教师必然会阐述这样的观点:“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一定会实现。”这样教学就有点儿空洞,没有说服力。如果先概述历史背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
后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得出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今天的海峡两岸的分离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能够实现统一。以史料激活课堂,学生的理解就会深刻。
总之,异步教学法能充分显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实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仁忠.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7,(2).
[2]吕清方.异步实施 分层教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51).
[3]刘艳锋.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