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2期2019年12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12,Vol.34
Dec.,2019
DOI:10.16069/jki.51-1610/g4.2019.12.015
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统编语文教材原因分析
廖久明a,王春燕"
(乐山师范学院a.文学与新闻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郭沫若诗
摘要: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尽管高中教材目前仅出版一册,郭沫若已有4篇作品入选。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两个:(1)新的编写理念为郭沫若多篇作品选入奠定了基础,(2)郭沫若多种风格、体裁的作品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关键词:郭沫若作品;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9)12-0093-03
0引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为我们留下了风格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对郭沫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遗憾的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作品却有着不同的现实境遇。在过去影响较大的教材版本中,郭沫若作品从选用数量上来看整体呈减弱趋势,甚至一度消失在语文课本中,例如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删去了《天上的街市》《静夜》两首诗歌。选用体裁也显得尤为狭隘,主要以诗歌为主,其中以《天上的街市》出现频率最高。或许新诗的成就过于耀眼以至于掩盖了郭沫若其他体裁作品的光芒,郭沫若历史剧和散文鲜有被各种版本语文教材选入。就入选学段而言,作品集中在中学,小学段除长春版五年级下、湘教版三年级上曾选入《天上的街市》外,则仅有散文《白鹭》一文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令人惊喜的是,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尽管高中教材目前仅出版一册,郭沫若已有4篇作品入选:除初中教材重新选入《天上的街市》外,另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选入散文《白鹭》、历史剧《屈原(节选)》、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从中可以看到两个变化:一是就数量来说有明显增加;二是就体裁而言,在小学段选入郭沫若散文,在初中段新增郭沫若历史剧。教材选文是一件极其严谨而复杂的工作,正如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
儒敏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言:“优秀的教材,选文力求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但也并不是好文章汇集在一起就可以了,还得看这些文章是否难易适度,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同时,也要考虑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将各种类别配置适当。语文教材整体上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
收稿日期:2019-12-03
作者简介:廖久明(1966-),男,四川安岳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王春燕(1991—),女,四川宜宾人。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93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要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诸多方面的要求,选文都要统筹考虑。”[1]由此可知,郭沫若作品选入教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1新的编写理念为郭沫若多篇作品选入奠定了基础
2017年5月,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国家级培训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班”上,温儒敏教授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归纳为四条,其中第一条为:“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
力做到润物无声。”⑵关于如何通过选文体现“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温儒敏教授在2019年5月23日教育部举办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四、五、六年级)使用培训会”上如此说道:“从选文看,增加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课文,同时也兼顾其他类型的文化。所选课文注重经典性,这是教材的’材'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保证。”⑶可以这样说,“立德树人”这一编写理念的确定为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逝世后,在悼词中如此高度评价郭沫若:“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⑷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郭沫若研究开始出现滑坡,到上世纪末,郭沫若研究跌入低谷,随着网络的兴起,有关郭沫若的流言传播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广,郭沫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越来越差。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删去《天上的街市》《静夜》两首诗歌应该与此背景有关。实际上,网络上有关郭沫若的流言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捕风捉影。要改变人们对郭沫若的形象,让人们认识真正的郭沫若,认识这位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小学教科书无疑是最佳选择:首先,只有中小学教科书才会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学习;其次,中小学生处于三观形成阶段,此时的影响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根据温儒敏教授将鲁迅作品视作“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可以知道,郭沫若更多作品选入统编教材应该是相同原因:“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5]
2郭沫若多种风格、体裁的作品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此次共选入两首诗歌:《天上的街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照“经典”这一标准,《天上的街市》实在担得起这个名头,不仅在于入选频次最高,还在于该诗表达上语言清新、韵律优美,手法上巧妙的联想与独特的想象交织,情感抒发上恬淡而纯真,与标准中“文质兼美”要求完全吻合。特别是联想与想象的使用,深度契合了统编本教材“内容主题”与“语文素养”兼顾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编写理念,该单元写作部分主题即为“发挥联想和想象”,也符合“适宜教学”的标准。与《天上的街市》清新优美相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更能代表郭沫若诗歌风格,该诗选入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诗歌雄浑豪放,富有力量和激情。分析一下《静夜》没有重新选入的原因便会知道,统编本教材选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确实与其不一样的风格有关:《静夜》与《天上的街市》风格类似。在统编本教材选入的诗歌中,类型或清新优美,或婉约缠绵,亦或富有哲理,类似《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种大气磅礴、豪放壮丽的诗歌风格并不多见。并且此诗与首篇《沁园春•长沙》相呼应,共奏出时代的最强音,这也是今天的时代所需的昂扬、自信、富有创造的精神。
如果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入选是因为风格的原因,统编本教材新增散文《白鹭》和历史剧《屈原》(节选)则应该是体裁的原因。作为革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统编本教材选入更多郭沫若作品,以便让中小学生对郭沫若有所了解,一定是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为我们留下的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应该是编者认为郭沫若的小说不适于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只能在其诗歌、戏剧、散文作品中寻。在诗歌已经选入两首的情况下,编者在戏剧、散文作品中分别选择了《屈原》(
节选)和《白鹭》。《屈原》不但是郭沫若最著名的话剧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入选统编本教材并不令人意外,散文《白鹭》的选入却值得关注。《白鹭》被选
94
入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该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画面感极强,具有散文的形式又富有诗的美感。就历年各版本教材选编郭沫若作品而言,选入散文体裁的情况少,在小学段选入散文则更是少之又少。其原因大致有二:(a)总的说来,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成就较高,人们自然而然地关注它们;(b)就散文创作而言,同时代有一大批可供选择的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鲁迅散文的明澈深沉、茅盾散文的细致入微、朱自清散文的真挚清幽、冰心散文的轻倩灵巧、巴金散文的清纯如镜、吴伯萧散文的朴实无华……”同这也使得郭沫若散文容易被人忽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郭沫若的散文成就没有诗歌、戏剧成就高,却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如此次选入统编本教材的《白鹭》,以及曾经入选教材的《银杏》等。此次编者将《白鹭》选入统编本教材,有可能是曾经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缘故。
在已经出版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中,郭沫若有4篇作品选入,对于喜爱郭沫若和从事郭沫若研究的人来讲是一件幸事,毕竟在大数据时代,语文教材有着其他媒介难以撼动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与同时代其他作家比较一下便会发现,郭沫若作品选入数量仍嫌太少:鲁迅10篇、冰心6篇、老舍5篇、朱自清5篇
、叶圣陶5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研究者应该加大郭沫若研究力度,深入发掘郭沫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为更多郭沫若作品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亮亮肖家鑫.语文课本不只是美文汇编[N].人民日报,2014-12-08(12).
[2]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3]温儒敏.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两个前提[J].语文建设,2019,(14).
[4].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G]//怀念郭沫若诗文集.香港:生活•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7&
[5]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6]刘元树.郭沫若散文的历史地位[J].贵州社会科学,1988(6):45.
Reas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Some of Guo Momo's Works in the Unified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LIAO Jiuming,WANG Chunyan
(a.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b.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614000,China)
Abstract:Four of Guo Moruo's 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into the unified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a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with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s its part whose first volume is the only publication so far.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e selection:First,the idea of the compila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clusion.Second,multi­ple styles and genres of Guo's works afford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election.
Keywords:Guo Moruo's Works;Unified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Reasons
【责任编辑、校对:王兴全】
95